马伯庸携新作来珠海!长安的荔枝:小人物视角道尽人性官场

  3月18日,作家马伯庸携作品《长安的荔枝》亮相珠海书城,举行新书签售会,与读者进行深入交流。记者在现场看到,签售会现场座无虚席,不少读者为购买新书排起了长龙。

  马伯庸是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茅盾新人奖得主,他创作的《显微镜下的大明》《长安十二时辰》《古董局中局》等作品深受读者喜爱。致力于探索历史小说更多可能性的他,这次又会为读者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在活动开始前,南方+记者采访了马伯庸,聊聊写作背后那些事。

  

  《长安的荔枝》关注历史小人物的故事

  唐朝诗人杜牧的一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一千多年来引发了人们的无限遐想。此次新书《长安的荔枝》沿袭他写作中一贯以来的时空紧张感,利用真实历史的大背景,讲述了唐朝的一个小官吏李善德,如何在官场和职场中挣扎求生,完成这个“不可能的任务”的故事。

  马伯庸的小说核心主角往往是隐藏在历史褶皱中的小人物。“这几年我会更多的关注历史底层人物命运,久而久之也会形成一种思维习惯,当看到历史大事件时,我首先想的是这活谁干的,可以怎么落地。”马伯庸说。

  荔枝怎么送的?走水路还是旱路?运送过程中的马匹会怎样调度?马伯庸笑言,由于过往在企业的工作经历,让他格外关注事情落地的细节,这也丰富了故事情节。“以前的历史故事很少关注到具体的人具体怎么做事,让我感到这个题材还是可以深入挖掘的,这也激起了我的创作兴趣。”

  然而史书中对于将荔枝献于杨贵妃的细节记录寥寥无几,这也颇让马伯庸犯难。“唐代对运送技术细节没有任何记载,这种情况之下,我只能通过对后世的资料研究,例如了解宋代、明代是如何将荔枝送到京城、如何进行食物保鲜,将这些内容作为参考依据。”

  为了弄清荔枝的生长过程,马伯庸还专门找相关的园艺专家、农业专家,学习荔枝的种植特点、生长周期等知识点。“作家的知识范围要足够‘杂’,才能对各行各业都有一定涉猎,小到衣食住行,大到风土人情和各地民俗,这样才能保证笔下的内容是鲜活的、细节是严谨的。”

  

  创作历史小说是戴着镣铐跳舞

  这些年,马伯庸始终保持着高产的写作状态,每年都有新的作品面世,2022年他连续出版两部小说《大医》和《长安的荔枝》,前者聚焦清末民初的医疗与公共卫生事件,后者书写唐代小吏运送荔枝的故事。

  马伯庸也将自己视为“一个有野心的写作者”,各种题材都想突破一遍。即便都是历史题材,最好也是每次一个新突破,写一个以前没见过的题材,进入一个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对我而言,写作主要在于两点。一是在于你愿不愿意,对不懂的东西往下深挖。二在于是否主动去吸收知识,保持好奇心,去不断地积累知识。”

  马伯庸告诉记者,《长安的荔枝》这本书7万字,他写得酣畅,从动笔到写完,仅用了十一天。在他看来,灵感并非突然乍现,而建立在大量阅读基础上的厚积薄发。“你积累得越厚,你看的东西就多,思路就会越来越精彩。”

  谈及历史小说创作的挑战,马伯庸认为这无异于戴着镣铐跳舞。“因为历史的结局是已知的,不能修改,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这种挑战本身也是一个乐趣,就好像你戴着镣铐跳舞,如果你能跳出花来,那么这种成就感比完全原创的一个故事还要开心,我会喜欢去钻这些历史中的缝隙。”

  如何让读者与历史人物共情?马伯庸直言,作为历史小说作家需要去寻找古代的价值观与现代生活中的异同,将这个点作为创作的核心。“研究历史有趣的一点也在于,你会发现很多古人有很多想法都很超前,与现代人区别不大。”马伯庸说。

  在《长安的荔枝》读书见面会中,不少读者表示书中故事不仅让他看到了小人物的乱世生存之道,也让他想起现代的职场生活,感受到仿佛穿越千年的共鸣和共情。

  【采写/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吴枫

  【作者】 吴枫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