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劳动的作文1400字也说说“我们爱劳动”
本校李老师在三年级上了一堂题为《我们爱劳动》的《道德讲堂》活动课。一开始,我就被那首我还没入学就会哼的老歌《劳动最光荣》所吸引,不禁跟着孩子默唱起来:青青的叶儿红红的花,小蝴蝶贪玩耍,不爱劳动不学习,我们大家不学它……
我们这代人,正赶上国家经济最困难的时期。还是童年的时候,生活所迫就让我们学会劳动,帮助家人维持生计:上山放牛捡牛粪,下池塘捞河蚌喂鸭子。春寒料峭,光着脚丫踩着冰冷的田埂驱赶偷食秧苗的鸟雀;酷暑难当,顶着骄阳抱着稻子在水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奔跑……劳动,磨砺出我们一身黝黑的肤色和精瘦的体型,让我们明白了长辈们常说的“不‘骨力’(勤劳)只能去当‘乞嗻’(乞丐)”的道理。转眼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劳动铸就了我们不变的生活习惯和勤劳节俭的传统品性。虽然已经不必再像过去那样操劳了,但凡事总是闲不住;有几个小钱可花了,总还是要精打细算。
现在的孩子就不同了。他们从呱呱落地,就被捧为“众星拱照之月”。衣来能伸手,饭来愿张口,大人就很满意了。那天,我看到的一幕就颇有感触。一个二年级的孩子邋邋遢遢走出校门:手上提着书包,肩上搭着衣服,裤头掉了一截。走一步,身子扭一下。衣服掉地上了,不仅不捡,还有意一脚踩过去。一位家长帮他捡起,说:“你这样会把衣服弄脏的。”那孩子却一本正经地说:“脏了我妈妈会洗的。”看的人都直摇头。虽然这只是个例,却反映当今不少青少年不会劳动,也不懂得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普遍现象。究其根源,主要在于我们大人,在于我们的教育。就说说我自己的孩子好了。在他还小的时候,就会跟母亲上山刨花生捡地瓜,会自己上市场买菜,自己下厨煮瘦肉汤,甚至还会给商家贩冰棒和馒头去卖赚钱……小学五年级跟我进岛后,这些家务劳动就离他远了。上了初中,他成了“两耳不闻家务事,一心只读语数英”的“书生”,许多坏习惯随之萌芽。我忍不住会说他几句,看他无所谓,有时还不高兴,想想算了,大人花点时间做一做就行了,何必跟孩子过意不去。孰不知,这样的“宽容理解”和“包办代替”,却加速了孩子“惰性”的形成。现在都成人了,一进门,鞋一脱,衣服一丢就当“习惯成自然”。
我以为自己在孩子劳动教育方面不是失败者,至少也是不太成功者,没想到周边还有更多的“甚者”。尤其家有孩子上高中拼高考的家庭,几乎是把确保孩子学业摆在全家生活的首要位置。孩子除了读书还是读书,家务劳动几乎与他们没啥瓜葛。或许,这些家长们都认为孩子读书很辛苦,再说,读书本来就是一种劳动。
不错,劳动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分,但劳动的理想境界应该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一个人或许可以只是从事体力劳动,却不能单纯从事脑力劳动。因为体力劳动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方式。没有体力劳动,就没有吃的、穿的、用的,也不会衍生出更高级的脑力劳动。体力劳动还是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形成的重要途径。许多名家对体力劳动的特殊意义就做了精辟的概括。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过:“劳动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间教育学,给我们开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这种源泉是书本教育理论所不知道的。我们深信,只有通过有汗水,有老茧和疲乏人的劳动,人的心灵才会变得敏感、温柔。通过劳动,人才具有用心灵去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巴普洛夫也这样说过:“我毕生都热爱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也许甚至说,我更热爱体力劳动。当在体力劳动内加入任何优异的悟性,即手脑相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我就更特别感觉满意了。”
正是当前我们家庭和学校劳动教育的薄弱以及观念导向的偏差,没能为青少年提供足够的在实践中体验劳动酸甜苦辣的场所和机会。我担忧,长此下去,其结果会正如徐特立老人所说的那样:如果我们给青年安排一条轻便的道路,他们只须饭来张嘴,上课就念书,什么也不管,这样我们就会害了青年,会使聪明人也变成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