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余小二三事
【家长语】
在南湖的东南边,有一位“老者”,今年120高龄,他叫“余新镇中心小学”。南湖之畔,秀水渔里,走过春夏秋冬,跨越世纪百年,峥嵘岁月,风雨兼程,余小用自己的厚重和包容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余小人。
作为一个普通的余小人,历经30年,我和我的女儿在余小完成了两代接力。而更多千千万万像我们这样的人,在余小的怀抱中,一代代成长,一代代传承。
曾记得校门口高高悬挂的铃铛,拖着一根长长的绳子。门卫的大爷拽动长绳,催促每个顽皮的孩子快快进学堂。
曾记得暑假过后,长满了野草的校园。淳朴的孩子们挥动茅刀,割草清理,汗水和欢笑挂满脸庞,换来了整洁的校园,秋天的蚂蚱蹦满了灰渣土的操场。
曾记得小河边的食堂里,每到中午,几个铁制的圆框里堆满铝制的饭盒。有一次怎么也找不到我的饭盒,急得直哭。我的班主任,至今我还记得她名字的汪老师,领着我去她家,给我煮了一碗热腾腾的面条。就是这一幕,最早把“老师”二字深深地刻在我的印象里。我想这样的余小老师,肯定都印在每一个余小人的脑海里。
曾记得小学六年级,那位新来的年轻数学老师,白白净净,充满青春活力,时常穿一件白衬衫,手里拽着粉笔头,时刻准备丢向调皮捣蛋的孩子。时光荏苒近30年,年轻的老师已经蓄起了胡子,高高的三尺讲台变成了现代化的投影教学,唯一不变的是老师手中偶尔还会拽起的粉笔头,和教室里迎来送往孩子们的身影。
铁打的余小,流水的余小人。一代代余小人,就这样带着余小赋予他们的勇气和眼光走了出去,看看更广阔的世界。有的人回来建设家乡,有的人走得更远,把余小的印记洒满世界各地。
时代的列车不断提速,南湖畔的高铁新城蓬勃发展。作为高铁新城最基础的文化基地,余小用它更加包容的身躯,接纳来自五湖四海的孩子们,不断推陈出新,润泽一方土地。120载风雨岁月,虽饱经世事却不沧桑,历久弥新而又滋养厚重。120载是它的底气,我们相信在新一代的余小教师队伍的带领下,这座“老”校,一定能焕发出更新的活力, 又一轮的百年传承,正在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