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读《围城》有感1200字
《围城》里包含着辛辣的讽刺和嘲笑世俗种种,但是在钱钟书先生的深层含义中还包含着悲悯和警醒。
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不要活成方鸿渐。看过围城就是让我们绕开他而前行。
方鸿渐的父亲是一个前清举人,在江南做乡绅,算得上是书香门第,方鸿渐上了大学学不了土木工程,从社会学转到了哲学,最后因为自己有点国学底子就转到了中国文学系。仗着自己的老本,他选择在舒适圈里躺平,混到毕业。毕业后得到了老丈人的资助出国留学。然后又在国外的象牙塔里虚度四年。回国后没有工作,老丈人给安排在银行做事,舒舒服服上班,不费半点吹灰之力。
后来因为与岳母的关系破裂失去了工作,失业之际收到了三闾大学的聘书,原来是情敌赵辛楣为了调虎离山让他远离苏小姐,给他安排的偏远一点,他还欣然前往向赵辛楣道谢。由于没有真才实学,在学校被学生瞧不起,又不能好好和领导同事相处,一年之后没有得到续聘,只好狼狈回家。
赵辛楣又给他介绍了一个报馆上班,资料室主任,这是一个没有技术含量的岗位,薪水不高,方鸿渐十分感激。后来报馆人事变动,又失业了。他心里盘算着继续依附赵辛楣,为此妻子孙柔嘉和他争吵起来。最后妻子离他而去,独留他一人。从学业到工作,方鸿渐始终选择轻松好走的道路,自己不发力,不挣扎,不奋进,任由命运推搡,最终自己被推到生活的死角。逃避历练,放弃成长,苟且偷生,在本该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未来只剩下苦难。
方鸿渐依靠老丈人出国留学,不好好学习,延缓就业时间,不掌握安身立命的技能和本事,回国之后学无所成。到了欧洲游荡于各大都市,四年换了三所大学,随便听课,生活懒散,兴趣广泛,样样稀松,回国买了个假文凭,糊弄长辈。进入银行也是潦草应付,继续懒散作风,没有悔改的意思,后来到了大学,没有学位当不了教授,挂职副教授又不好好卖力气,不思进取,浑噩度日。后来去了报馆,常常午后才去上班,鸡肋的工作,说没就没。
没有事业,没有工作,婚姻基础就不稳定,柴米油盐都需要经济基础,方鸿渐最后活成一地鸡毛,两年时间就从意气风发的留学生变成了灰头土脸的可怜虫。你混日子,日子就混你,时间可以见证一切。
“他们为现状焦虑,又没有毅力践行决心去改变自己;三分钟热度,时常憎恶自己的不争气,坚持最多的事情就是‘坚持不下去’;他们以最普通的身份埋没在人群中,却过着最煎熬的日子……”是啊,持续性混吃等死,间歇性踌躇满志,是多少普通人的真实写照?
《围城》里另一个人物赵辛楣,和方鸿渐是情敌,是朋友,处处帮助他,提携他,几年功夫一个落魄,一个风生水起,原先是一个起跑线,后来自己被甩出几条街,时间长了,就没有了交集,虽然未表现出优越感,但是交往日渐变淡,赵辛楣出身官宦,货真价实的美国留学生,有学历,有能力,为人敦厚认真,各方面都出众,人际关系的本质就是彼此之间是一场资源的互换互利,有价值的人才会圈子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努力提升自己,精进自己,圈子自然扩大。这就是社会法则吧。人间大富翁的最高级游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