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星从北方升起

“伟大无须装饰,也不可形容,伟大只能是它本身”。这是某位诗人评价请辞的季老。

季羡林,生于1911年,正逢战乱时期。在他的一生中见证了新中国的成长,同时也经历十年浩劫“文化大革命”,作为一名学者,他

能从那灾难中忍辱负重地存活下来,就表现他一生的不凡。

青年的时候,季羡林曾留学德国,研究了中国的佛学,并深化了印度文学,为中国和印度的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他作为一位海外学子回到了阔别十年的祖国,并且在北大展开了自己文学的新天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北大学子。他为中国的文学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默默无闻的做着: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它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季老喜欢穿中山装,步行去校园的路上遇上了一位在北京求学的外地学生,学生满头大汗,显然沉重的行李拖累了他。当他看到了身着朴实的季老错把他当成农民工,希望他能帮自己看守行李,好让自己轻松的去办入学手续,季老欣然答应。那时正直夏日,北京的气温绝不亚于沙漠。在人来人往的路上,在毫无遮蔽阳光的情况下,站在那里直到学子归来。等到开学典礼那天,学子发现那天为他看守行李的老人,竟然是自己敬仰已久的季羡林老师。

平民式的季羡林让我逐渐的爱上了文学,就像他那充满韵味的文字那样:“说不出来,只能去看;看之不足,只能意会;意会不足,只能赞叹。”季老的文章就像贝多芬的音符给人愉悦的感觉;像达芬奇创作蒙娜丽莎的微笑时的神秘;像列夫托尔斯泰晚年所追求自由的轻松······也许我能拜托上帝,通往天堂之路,在小小的角落里,凝视季老,学到那一点点季老的为人处事;学到那一点点季老的优美文笔、慷慨激昂的文字;那一辈子创作文学时的不懈。

你走的时候是我上初中的第一个暑假,我感到十分的悲伤,我关注季老去世的每一篇报道。每一篇报道,每一句话,每一个字,仿佛在我的心里都是一滴滴泪水,伴随着忧伤的音乐,缓缓得躺在手心,化作一团雾气飘向遥远的北方,化作雨水滴落在北京城的每一个角落。

季老,“只一掠,走了,像一个春宵的轻梦”,《黄昏》也跟着你走了,夜幕降临了,你幻化成一颗星,无可比拟的,照亮整个夜空。(指导老师:毛丹飞)

作文话题

800字 升起 北方 学子 只能 一位 中国 行李 十年 意会 每一 印度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