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诸葛亮-人物作文700字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对待一个历史人物,我们要辩证地看待,要与之共情,设身处地,才能理解他们。”我深以为然。

诸葛亮的一生,可粗略的分为三段。在南阳耕作的时候,心里就已怀揣着家国天下。依我看,并非是“不求闻达于诸侯”,其实很可能是在等待机会。天下礼乐崩坏,深渊在侧,总要有人出来担当。隆中对有刘备三请出山,开启了他的军师生涯,一路跌绊,于败军之际、于危难之间受任奉命。火烧新野是第一场胜仗,之后一路下来,为了复兴汉室,鞠躬尽瘁,至刘备白帝城托孤又竭力辅佐后主,至死方休。

诸葛亮想必也是眷恋山水田间、渔樵耕读的生活,不然也不会在临行间,与家人有约——“待汉室复兴,天下一统之日,会再回襄阳”。可这一去就是二十余年,再也未能回来。我曾为此惋惜,不知他为何要因区区一个承诺,去恢复一个飞灰烟灭的朝代,要帮着先帝后主守着这风雨飘摇的江山。我又想,若刘备没有在临终之前将刘禅托付于他,诸葛亮会撂挑子走人吗?

不过现在想来,终是不会的。这是一个与刘备、与黎民百姓共同企盼的太平之约,只是苍天没有选择大汉。这样的诸葛亮是忠诚的,是心忧天下的。江山毕竟姓刘不姓诸葛,封为武乡侯,没有屠城,没有贪污,权倾朝野的时候没有谋逆,说他是千古第一完人不是没有道理。蜀汉已经是半个烂摊子了,各大世家又有几个能使其平衡的,可武乡侯不仅让它平衡了,还让老百姓们安居乐业,将蜀汉发展得不仅能抵御曹操的进攻甚至有反击之力。既有雷霆手段,又有菩萨心肠。北伐间,“行法严而国人悦服,用民尽其力而下不愿,极其出入如宾,行不寇”。“止如山,进退如风,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死后仅有桑八百株,别无余财。

或许水镜先生说的是对的,“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惜哉”,纵使毫无希望,他依旧会拼尽全力创造希望,尽心尽力,辅助安民,忠心可昭日月。欲扶大厦之将倾,却终星落五丈原!

作文话题

700字 眼中 人物 诸葛亮 武乡 蜀汉 天下 汉室 江山 后主 白帝城 先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