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本书《杨绛传》-记叙文1600字

这本书我还没有真正的拿起来读过,是妈妈买来打算新一年开始读书,学习一下,我没想到妈妈也能塌下心来读书了,很是让我意外。这是妈妈给我讲她读《杨绛传》的感受。

杨绛,是一代才女,作家,翻译家,她原名叫杨继康,听着很像一个小男孩的名字,很有力量的名字。她的先生是钱钟书,也是一代才子,家境还特别好,对她也是很好。他们有一个女儿叫钱嫒,女儿也是大学的老师,俄语专业毕业,教授英语,也是一个厉害的人物。他们有一部算是回忆录,也算是作品的书叫《我们仨》,妈妈说有时间去读一读,回来讲给我听。这本书开始是由他们女儿口述回忆,本想自己完成的,但是后来生病了,就没有完成,接下来是她的妈妈杨绛来完成的。

《杨绛传》从杨继康出生开始,她就岁父亲一路奔波,父亲是律师,辗转南方,北方,后来姐姐们到了上学年龄,二姐又因风寒离世,对爸爸造成不小的伤害,决定居家到苏州,杨绛虽然四处游学,学习各个学校的知识,她还是一心向往清华大学,她喜欢的文学,虽然她不能正式成为清华大学的学生,一直是旁听生,她也不介意,后来她如愿考到了清华大学的研究院,可以和钱钟书当同学,这时钱钟书又考取了牛津大学的留学生,杨绛也很想去国外学习,但是她家的条件不予许她自费出国,她的父亲因为中风不能再担任律师,所以已经有好几年没有出庭,收入就不如以前了,她曾经还在还有一段时间教书来补贴家用,所以她申请了陪读旁听,但是必须要结婚之后,于是他们就结婚了,这个办法现在看来很好,钱钟书一心读书,自理很差,杨绛可以帮助他,还可以去听她喜欢的课程。

杨绛在读书时因为都是好学校,也认识了很多有名的人,他们上过朱自清的课,朱自清的《背影》《荷塘月色》真的是很暖,还有认识了沈从文,推荐她去《大公报》投稿,妈妈买了一本沈从文的《湘行散记》,打算寒假来看,后来又认识了林徽因,真的是近朱者赤呢,都是一心钻研的人。

最让我感动的还是杨绛老年,她活到了一百多岁,并不是苟延残喘的活着,她剩下的二十年,真的是争分夺秒,她要完成她的工作,后来她女儿先离开了她,她都没有去看她最后一眼,因为钱钟书需要她的照顾,也在医院病房,她的女儿最后的骨灰被安葬在她曾经工作过的大学校园的树下,她继续完成《我们仨》,钱钟书也在女儿离开的几个月后知道了女儿的噩耗而离开了,那时候他已经八十多岁了,只留下了杨绛,她带着使命继续生活,钱钟书离开的时候和她说:“好好的”。当时听完我的眼眶湿润了。

杨绛说她没有时间了,她要打扫他们家的战场,女儿留下的未完成的作业,钱钟书留下的未完成的作品,她自己未完成的工作,一一完成,她每天睡的很少,深夜工作,也许正是这种劲头,让她的生活不那么枯燥,她喜欢每天下午晒太阳,坚持每天做大雁操,坚持每天走七千步,用铅笔做记录,每天有保姆安排她的饮食起居,她很少接待客人,岁数大了,精神少了,疲乏了,留下的精神都用在了作品上。

现在的我如日出的太阳,她就如同即将落山的日头,我们是不同的,但是都是在争分夺秒的坚持着。她的一生是很顺遂的,不愁吃喝,虽然有一些颠沛流离,但是大环境是美好的,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有相亲相爱的家人,没有遇到过什么挫折,有喜欢她的老师和兄长,她是幸运的,幸福的。

杨绛写书,还翻译书,她还是个翻译家,他翻译了《唐吉坷德》,妈妈说这个唐吉坷德也是一个荒唐的小人物,有时间可以看看,领悟其中的奥秘。我们需要了解的太多太多了,环境不同,地域不同,历史不同,我们看到作品的感悟也是不同的。这个寒假,不平凡。

妈妈说《杨绛传》还没有看完,但是那种可以一个人孤独享受自己的剩余时光是我们需要学习的,我们应该习惯自己和自己交朋友,以为以后的道路是我们自己负重前行,不要依靠任何人,不要养成这种习惯,会伤心,如果习惯靠自己,你会变得强大,就不会伤心。每个人都有另一个自己可以给你力量,鼓舞你前进,所以我们都要和自己交朋友,为自己感到骄傲,我们还年轻,更不应该虚度时光,应该很好地利用我们的假期,多读书,读好书,像杨绛奶奶学习。

作文话题

1600字 记叙文 推荐 女儿 妈妈 清华大学 学习 喜欢 作品 翻译家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