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抹金黄-记叙文650字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听到这句歌词,我的眼前总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金色的稻田里,稻穗随风飘荡,稻香弥漫了整个村庄……
我老家有好多村民都种了水稻,奶奶说,她小时候就是六十年代生产队也种了水稻。只是那时的水稻细细的,矮矮的,稻谷不饱满,产量很低,再加上三年自然灾害,导致一家人根本吃不饱,所以她们只能去挖野菜,啃树皮,连荤菜都只有过年才能吃到几口。
直到1975年,袁隆平爷爷和科研协作组成功地育成了杂交水稻,并在1979年全国推广后,我老家的村民也开始尝试种起了杂交水稻,水稻也越种越好。袁爷爷为了让世界上的人们不再挨饿,一直坚持不懈地进行杂交水稻研究,他说:“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既不在家又不在试验田,那我一定是在去试验田的路上。”老家的村民们也开始学习袁爷爷这种艰苦奋斗精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这一片片的土地上种起了杂交水稻乃至更多的优质品种,很多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回到了这片土地上,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开创了富足的生活。
金秋时节,我亲眼望见了老家的稻田。一进村,路的两边都是大片大片金黄的水稻,稻谷颗颗饱满,长长的茎叶也因这沉重的稻穗而笑弯了腰。村民们不再用镰刀去割稻,大家都用上了收割机。看,老家的空地上都是一片片晒着的金黄稻谷,村子里除了那股“炊烟”味儿,还有那熟悉的“稻香”味儿。真好!是秋天丰收的味道。
回顾百年,我们看到了日渐强大的中国!从以前的吃不上饭,温饱问题无法保障,到现在村庄脱贫,全面奔赴小康。我们要感谢袁爷爷这样朴实无华、无私奉献的人,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今天的小康!我们新时代的少年也要向袁爷爷好好学习,为祖国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懈努力。
“稻花香里说丰年”,愿那一抹金黄,成为“丰年”里最美色彩,激励着我们去绘更美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