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山海经》有感
读完《山海经》,我终于明白人们为什么称它为上古社会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的确,一部涵盖了上古天文、地理、历史、神话、医药等诸多内容的奇书,怎能不为后人称道呢?
在读《山海经》时,由于对于文言文不熟悉,我还闹出了不少的笑话。曾在《卷一· 南山经》中看到这么一句话:“其中有鲮鱼,其状如鲋而彘毛,其音如豚,见则天下大旱。”我想这句话是不是说:有一种鱼叫鲮鱼,它长得像鲋鱼,并且身上长满了猪毛,但是,它的声音却像海豚的歌声一样动听,当它出现时,天下就会有旱灾。可是,鱼身上怎么会长猪毛呢?这动物也忒怪异了!看来,大自然造物的确是公平的,鲮鱼虽没有一副漂亮的皮囊,却拥有一副好噪子。然而,当看了注释与翻译后,我懵了,但一下子又被自己逗乐了。原来,“豚”不是海豚,而是“猪”的别称呀!看来,我还得在古文上多花些心思,胸中若不多储存点“墨水”,可真是会闹大笑话的!
每当我捧着《山海经》静静阅读时,总感觉自己似乎穿梭在“医药”的森林中。书里有着许许多多的奇珍异宝,让人大开眼界。在《卷二·西山经》中有这么一句话:有草焉,其状如葵,其臭如靡芜,名曰杜衡,可以走马,食之已瘿。意思是有一种形状像葵菜,叫杜衡的草,佩戴上它能够使马跑得飞快,人吃了它,可以治愈颈部肿瘤。由于我的脖子之前动过小手术,因此,这句话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眼球。同时,脑海里也产生了一个疑问:这世上真的有“杜衡”这种植物吗?它是不是真的有此功效?于是,我上网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的确有“杜衡”的存在。它的形状和气味都与《山海经》中描述的相符合。然而,在功效方面却有一定的偏差。杜衡可以入药,但并不是治疗颈部肿瘤的良药。看来,读书,不能尽信书,得时刻怀有好奇之心,求知之心,不能一知半解。
《山海经》中对于神话故事的描写,大多都一笔带过,并没有详细的记录,这让我觉得很奇怪。举个例子:“帝俊生禺号,禺号生淫梁,谣梁生番禺,是始为舟。番禺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读完这两句话,我只知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番禺发明了船,吉光最早用木头制作出了车,而其它方面的知识却一无所知。例如:番禺长什么样?他是怎么发明船的?他还有什么功绩?翻完整本《山海经》,我的疑惑都未能得到很好的解答。看来,要想真正读懂这本书,还得多查查资料,多看看其他相关的书籍才行。
过了个把月,当最后一页纸张在我指尖轻轻滑过时,我顿时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为什么要用“如释重负”这四个字来形容我的心情呢?这倒并不是说《山海经》枯燥乏味,相反,它比我预想的要精彩许多。黄帝与蚩尤的涿鹿之战,共工怒触不周山、后羿射落九日………这些神话都深深地吸引着我。书中那些光怪陆离的上古神兽,九尾狐、鸟首虺尾的旋龟、鱼身而鸟翼的赢鱼等等都让我惊叹不已。然而,在短时间内接收并贮存如此庞大的信息量实为不易,当我闭上眼睛再细细回顾这本书时,却发现我所吸收的养分少之又少。
看来,今后得空还得再读读《山海经》,细细品味其中的意趣。
(小作者是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峰江街道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
后 记
有一天,我和妈妈逛新华书店,书架上的《山海经》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注意。回到家,本想看会儿书消磨时间,没想到一看就停不下来了。欢迎大家都来看看《山海经》这本书。
家长感言
孩子从小就喜欢阅读,我觉得这种习惯很好。我们一直鼓励孩子看各种类型的书,这样他才能收获成长。
教师赏析
小作者从阅读《山海经》时发生的趣事、获得的感悟、产生的疑惑三点入手,将自己的阅读心得娓娓道来,既幽默生动又充满了思辨。从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小作者获得的不仅仅只是书本中的知识,更多的是读书的态度与方法。(苏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