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随想_随笔700字
我乘船伫立在江边,岸上,是一望无际的菖蒲。
少倾,他面容憔悴,形容枯槁的沿江边走边唱,那声音沙哑而又悲戚,倾诉着主人无尽的愤懑与惆怅……
那是他吗?
是那个操吴戈披犀甲,车错毂短兵接的他吗?是那个惟草木零落,恐美人迟暮的他吗?是那个长太息以掩涕,哀民生之多艰的他吗?他又为谁何苦沦落至此?
“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我问,他看着我,答:“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说罢兀自摇头苦笑。
可我无法理解他,不知他的悲愤,亦不知他愁苦从何而来?他为何放弃那大夫之位,又为何将那“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的翩翩少年熬成垂垂老者?为了所谓真理?百姓?亦或者,为了楚国?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世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我问。他答道,声嘶力竭:“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我有些恍惚,只得说:“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说罢,我便撑船离开了……
夕阳映照出了他茕茕孑立的身影,在暮色的掩映中分外凄凉。江水被微风吹皱,继而恢复平静。恰如我的心事被他掀起了波澜。
翌日,我听闻他投江自尽,心中像被重槌砸过——我奔向江边,只见人们将粽叶裹着糯米投入江中,又佩戴起香囊,划着船追赶他的身影……
我心中怅然,为他而扼腕叹息——他终不能在“旌蔽日兮敌若云”的战场上热血报国;也未能“既遵道而得路”。当国土被践踏,自己被贬谪,也只能空叹“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馋而齌怒”……最终,他只能叹息世事浑浊,纵身一跃以全报国之志……
我不懂他的“矢志坚守”,可他却震撼了世人,被定格成所有中国人在两千年前最揪心的感动!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几度风雨,几度春秋。而今我明白了,屈子投江那一刻,就已经被升华成了“民族魂”,几千年岁月流逝,不变的是那盘中泛黄的粽叶,和那汨罗江滚滚流水。我也愿意包粽子,佩香囊,插艾草,来缅怀他,缅怀这位爱国的先驱者!
而今我也明白了,所谓的传统,不过是亘古未变的民族魂的另一种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