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粮仓变形计-参观上海自然博物馆作文800字
上海有很多类型的博物馆,每到闲暇时我都喜欢去参观。不仅因为博物馆里收藏的各种展品吸引了我,还在于参观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很多不一样的感受。我曾在上海博物馆的青铜器陶瓷书画上陶醉于中华文化的渊源流长;也在上海科技馆的科学技术长廊里惊讶于未来科技的无穷魅力;还在自然博物馆的珍稀物种标本中赞叹于大自然的奇妙和谐。
今年元旦节,我们全家一起参观了位于黄浦江边民生路码头的上海城市空间艺术馆。我一看到它就奇怪于它独特的样子,远远望去就像一堆排列得整齐的大圆筒,和我参观过的其它博物馆很不一样。走近一看才发现那些大圆筒都是由高耸入云的混凝土建成的,大约有十几层楼那么高。在被震撼之余我不禁觉得,这个博物馆也太粗糙了吧,表面一点修饰都没有,有点像没有完成的“毛胚房”。
看了介绍我才知道,原来这个博物馆是由原来的8万吨粮食筒仓改建而成的,这些高高的大圆筒就是原来装粮食的仓库。它建成于1975年,曾经是亚洲最大容量的散粮筒仓。我好奇地问妈妈:“粮仓为什么要造得这么高大?”妈妈笑着回答,”我们小时候是计划经济时代,粮食都是国家统一管理的,买米都需要凭粮票,这8万吨粮食可以供上海市民吃好几个月呢。”
走进博物馆,我发现天花板上有许多像漏斗似的器皿从高空垂下。“那些大漏斗派什么用的呢?”我又问爸爸。爸爸沉思了片刻说:“那个装置可以把粮食从筒仓里倾倒下来,然后运送到各地去。”哦,原来粮食是这样储存和传输的。
那现在这些大漏斗有什么用呢?只见每个漏斗下放置一些艺术展品,它们都是海内外各地伟大建筑师的作品。其中有一座“桥”的模型让我非常感兴趣:平时,桥就架成“一字型”供行人通行,如果有大型船只需要经过,桥就运用机械原理收缩一个六角形的“球”靠在岸边,大大节约了空间。我突然想到了这次展览的主题“连接CONNECTION——共享未来的公共空间”——在城市化进程中,许多公共空间因为各种原因而形成断裂,如何使这种割裂的状态转化为连续、开放,又舒适的崭新公共空间成为了时代难题。
走出博物馆顶层展厅,沿着透明的外挂式的自动扶梯缓缓下行,黄浦江和整个民生码头的壮丽景观展现在眼前,我不禁感慨:随着黄浦江两岸产业的转型和工厂外迁,粮仓在历史的洪流中逐渐褪去了原来的仓储功能,退出了历史舞台,但粮仓作为重要的工业遗产,在添加新的设计元素后变成博物馆,又焕发了新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