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小刺猬”-状物作文900字
“刺猬驮元宝,老鼠拉木锨。”在我的家乡天津,流传着正月十五蒸“刺猬”、“老鼠”、“麦垛”等面食的传统民俗。正月十四把“刺猬”蒸好,头朝屋外放,正月十六把头调过来朝屋里,表示驮着元宝进屋,有蒸蒸日上的美好寓意。
正月十四那天,奶奶一早就起床,到厨房里忙活了起来。她先和面,再泡上红枣,准备黑豆、红豆、绿豆,又拿出前一天买的豆沙馅,为包“小刺猬”作好了各项准备。我饶有兴趣地跟着奶奶,不想错过这精彩的“老例儿”。
奶奶先把和好的面分成大小一样的面团,然后拿起一块面团,在案板上使劲地揉成碗状,里面放上豆沙馅儿,收口朝下捏紧,做成“刺猬”的身体。又把面团揉搓成光滑的半圆形,再把一头捏尖,在尖上用刀横切掉两厘米,把一颗黑豆压在切面中间,“刺猬”的嘴巴像是咬着颗豆粒一样。奶奶又拿出一把剪刀,不一会儿,小“刺猬”背上便长满了细细的刺。最后,在“刺猬”的脸上嵌入两粒红小豆,当作“刺猬”又小又亮的眼睛,再把一粒小黑豆塞到它屁股后面。一只肥肥胖胖、憨态可掬的“小刺猬”便跃然手上了。
我看呆了,高兴得跳起来,说:“奶奶,您真厉害,太像了,简直太像了,我也要做一只。”奶奶说:“好啊!你跟我一起做吧。”于是我拿起一块面团,学着奶奶的样子做了起来。可是,面团在我手里并不听话,不是粘在手上,就是捏不成刺猬的形状。好不容易有点像了,我用剪刀小心翼翼地剪了一下,豆馅却又露了出来。我生气地把面团往案板上一甩,说:“这么难,我不想做了。”奶奶帮我拾起面团,说:“什么事都是看着容易做起来难啊!不要轻易放弃,坚持做下去会成功的。”说完,又手把手地给我做起了示范。
听了奶奶的话,我又接过面团。奶奶给我掐了一点面补在上面,我再次把小“刺猬”的身体揉好。学着奶奶的样子,把“刺猬”横托在左手上,“刺猬”的尖嘴朝着大拇指方向,右手拿剪刀贴着“刺猬”的背,小心地剪出长约一厘米的小刺儿,并向上轻轻一提,让刺儿翘起来。虽然剪刀还是有些不听使唤,但我却比刚才耐心了许多,按照“三、四、五、四、三”的数量顺序,从前往后在“刺猬”的背上剪出了五行小刺儿。不知不觉间,额头上竟然都冒汗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做成了一只小“刺猬”。尽管我做得不太像,但是我特别开心。奶奶在旁连声夸我说,“你做的小‘刺猬’的刺特别细,像真的小刺猬。所以说,不管做什么事,只要认真去做,坚持下去,就能取得成功。”
元宵节晚上,我们全家欢聚一堂,吃着圆滚滚的刺猬豆沙包和热气腾腾的汤圆,在传统民俗独特的魅力中,感受着节日的愉悦气氛。民俗融入生活,让生活更美好,这就是中华传统民俗源远流长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