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年-初中写事作文1300字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 -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这首《春节童谣》打开了我记忆的大门,八九岁的时候,每到过年,我们就会吟诵着这首童谣,如今40多岁的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又把这首儿歌教给了我的学生。时光荏苒,这首儿歌见证了一代人的成长,也讴歌了一个国家的巨变。

90年代以前,我的每一个春节是在农村老家度过的,按照过了腊八就是年的风俗,从腊八这天开始,人们就开始为过年做准备了,扫房子,糊窗子,刷房子,炸麻花,做豆腐,杀鸡,宰养,压粉…在我的记忆中,不论做啥,总是左邻右舍,七大姑八大姨的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地干活,一切准备就绪,终于等到年三十,夜幕降临,真正要过年了,准备了半个多月的年夜饭终于要闪亮登场了。只有过年才可以吃到的炸丸子,烧猪肉,炸带鱼,还有一种我们叫做冰花肉的凉肉,其实就是把猪头肉煮好剥下来用重物压实做成的一种肉,满满的摆了一桌子。最有趣的是吃饺子了,在我们家,一直是父亲擀饺子皮,母亲包饺子,会在饺子里放上一枚硬币,谁若是吃到了包着硬币的饺子,就预示着会是全家里最幸福的人,来年一定会平安顺遂,记得每次只要是父母吃到了包着硬币的饺子,就会不作声,悄悄地把这枚硬币再放到最小的弟弟的碗里,直到他欢呼雀跃,父母脸上就会露出灿烂的笑容,而妹妹呢,就会撅着小嘴,赌气不吃了,这时候,爸爸就会把一个饺子放在妹妹碗里,像魔术师一样在碗上空一摸,告诉妹妹这个饺子里肯定有硬币,果真,妹妹一吃,牙被磕到了,真的有硬币,不用说,这下,撅着嘴的妹妹破涕为笑了。

那时候对我来说最开心的事就数穿新衣了,用红布做一个新的夹袄,其实相当于现在的保暖背心,七岁以前是前后两片缝在一起的,在两边肩膀处各有一道纽扣,七岁以后就不一样了,夹袄的纽扣钉在了心窝口,听大人说,这是因为七岁以后就会开蒙,要上学了,这预示着一个孩子从幼年时期进入了童年时期。夹袄的外面就是棉袄了,女孩子的棉袄一般都是鲜艳点的颜色,男孩子的大部分都是黑色的,记得我小时候,我妈从供销社买来一块带着亮点的绸面布料,给我做了一件新棉袄,我一下子成了全村孩子的焦点,用现在的话来说,那叫一个羡慕妒忌恨啊,姥姥怕我把新棉袄弄脏,准会在袖口和衣襟处再用其他颜色的布料再补上一块,过年的前几天,妈妈就会烧上一大锅水,然后把我放在大铝盆里,洗个干干净净,初一那天一大早,我就会穿上新的棉衣棉裤,挨家挨户地去串门了,先叫上东边的美云,再叫上西边的二仁,还有村北头的招娣…不一会儿,一支大部队就组建好了,就这样来来回回地从村北头走到村南头,再从村南头走到村北头,无非是想炫耀一下自己的新衣服,有时戴着红头巾的女孩也会偶遇到戴着前进帽的男孩们,大家凑在一起,把大年夜响完的炮仗捡起来,再来一次二次加工,倘若能再次发出火花,那对我们来说,是比中奖还要高兴的。

90年代以后,我们搬了新家,住了新房,那时候过年的乐趣对于十一二岁的我,早已不再是吃吃喝喝,玩玩乐乐,洗洗涮涮了,春节联欢晚会成了我们必不可少的年夜饭,吃完年夜饭,全家人就会围在电视机旁边,等待着一场文化大餐。《心中常驻芳华》,《我的中国心》,《涛声依旧》《爱的奉献》,《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这些歌曲伴随着我的成长,讲述着时代的巨变,见证了我们国家从温饱到小康的进程,为我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时代在发展,历史在变迁,而不变的是中国人心中的年味,年的味道,载着我们心中的那份传承,世世代代,永不熄灭。

作文话题

1400字 初中 硬币 夹袄 饺子 棉袄 过年 妹妹 年夜饭 一种 南头 童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