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棍底下出孝子”吗?_初中议论文1500字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棒棍底下出孝子”。可能是受这种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现在的许多家庭仍奉行着“棒棍底下出孝子”的这种旧式的家庭教育理念来教育孩子,还把这叫做“严厉的爱”。

由于诸多生活的压力,当许多孩子犯了错误,家长不是打,便是骂,脾气暴躁,毫无耐心。可大人们却把这叫做“严厉的爱”,什么“打是亲,骂是爱”,我们不觉得这有点儿可笑与可怕吗?孩子天性爱玩、调皮,犯一点儿错误,或者说是不符合大人们的思想与观念,就会遭到父母所谓“严厉的爱”的“教育”,没有温柔的言语上的教育。有些父母也顺便把自己工作的不顺,或者受领导的气也发在孩子身上,以教育的名义来发泄自己的不满。对啊,这种教育方式下,孩子是乖了,大人们便沉浸在自认为很成功的教育里,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孩子变乖了,是他们所看到的,可还有他们没有看到的,那就是长期生活在父母打骂下的孩子性格的内向、阴暗。孩子与大人顶几句嘴,大人们便把这当做不孝,可换一种角度想,这难道不是孩子想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呢?这不过是态度有些过激罢了。假设一个人被训了,这期间还让他心平气和地向训他的那个人表达自己所被误解的观点,注意是心平气和,这又有谁能做到呢?何况还是一个孩子。孩子们刚想开口表达自己的观点,可又被大人们生气地制止,接着便被迫接受父母所谓正确的教育,听着父母对他们自己眼中所谓的错误行为的批评,然后孩子被迫说出那句“我错了”,家长们便觉得自己这次对孩子的教育很成功。可他们没有看到孩子眼中的不甘和长期以来积压在心里的所不被理解的痛苦与烦恼。可就算他们看到了这些,也不会放在心上,只会自己抱着一颗自以为像孩子一样幼稚的心灵,来猜测准是因为自己受到大人们的批评所不服气,也就不会再有谁能站在孩子的角度,真正地去理解孩子了。这样反复循环,孩子积压在心里的烦恼与委屈越发得不到发泄,言行与情绪也就越发叛逆,而家长们面对越来越叛逆的也就越发觉得恼怒,把越来越多脾气再一次地发到孩子身上。家长们一次次地对孩子说“为你好”“严厉的爱”“在逆境中成长”等等类似的话语,为他们那自以为很正确的教育方式贴上诸多此类美好的标签。

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教育问题也常被人们拿出来议论和交流。然而,人们更多的只会说这都是孩子的不对,孩子叛逆,一次次地为孩子读、看那些讲父爱、母爱的抒情片段,想通过打动孩子心灵最柔软的地方的方式,来改变孩子那叛逆与不孝。可大人们却很少反思过自己的言行是否有问题,自己是否也曾伤害过孩子,自己的教育是否失败。当然,这并不是说,孩子就是全对,而家长就是全错,只是大多数家长不能试着反思、检讨自己。

所谓“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初来这个世界,心灵就像一张白纸,善良而又纯洁,可为什么后来有些孩子越来越懂事,而有些孩子却越来越叛逆呢?这难道不是父母的教育出了问题呢?大人们是否有过反思。可有些大人似乎跑偏了,后悔自己当初的教育方式还不够严厉,这才让孩子有机可乘,学坏了。大人们总想着自己是不是不够严厉,却很少反思自己是否太过严厉,是否应该再多些温柔与温暖呢?

许多大人总是固执地信着,并且很好地落实着那句老话“棒棍底下出孝子”,于是对孩子非打即骂,想让孩子处处都顺着自己的意,合着自己的心。可我觉得,这恐怕不是教育,而更像封建社会贵族对仆人的教训,对自己言听计从,硬要把一个活泼且有自己思想与个性的人变成自己的仆人与思想的附庸。再者,面对这种相敬如宾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我们不觉得在当今社会,这显得很陌生与疏远吗?

继承和发扬传统固然重要,可这意味这就要全部吸收继承吗?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取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棒棍底下出孝子”这种在封建时代下皇权至上,充满驯服与被驯服的思想观念下所产生的教育理念,难道也适合今天自由、平等、开放的新时代社会吗?答案显而易见。

在今天这个自由、平等、开放的新时代社会里,更多的应该是理解、温暖与关爱。父母应该学会在孩子犯错误时多一些正确的指引与教育,少一点儿训斥与打骂,多一点倾听与尊重,少一点急躁与暴力。让孩子从内心真正认识到错误,资源、信服地说出那句“我错了”,这才是一个正确的教育。每个人都应该被温柔对待,更何况初来乍到的孩子。有一项研究表明,从小生活在充满温暖与关怀的家庭里的孩子,情商要高于从小生活在充满打骂与暴力的家庭里的孩子,而且,他们也会常怀一颗温暖的心,温柔地对待他人。若是一个孩子犯错误后父母非打即骂,难道我们不怕从小生活在这样一个暴力的家庭里的孩子,长大后会走上一条不归路吗?虽然每个父母的初衷都是好的,但也要有一套正确的教育方式,一种不断反思的自检精神,一种学会尊重孩子的态度和一颗温柔的心。我们更需要温柔、和蔼、亲切的教育方式,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溺爱,而是一种有爱,有温度的教育方式。

所以,棒棍底下也不一定出孝子。

作文话题

1900字 议论文 孝子 底下 初中 孩子 教育 父母 严厉 孝子 方式 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