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越那座山
能使我们变强大的不是安逸,而是磨砺。
——题记
暑假,我与母亲一起去攀登中华五岳之一的华山。在去的路上,作为一名血气方刚的男儿,我自信满满地向母亲夸下海口:“不就是一座山吗?小菜一碟啦!”母亲对我呵呵一笑:“男孩子争强好胜,你可是面对困难容易退缩,大话不要说在前面哦。”母亲的这话让我更加想见见,华山是什么险要的高山,让母亲如此小看我!
到达山脚,抬头仰望,华山真奇啊:每一座山都是一个独立的整体,由一块笔直耸立着的巨石构成,如“定海神针”般矗立在神州大地上。这使我想起沉香劈开华山救母的神话,华山真是神仙的鬼斧神工?华山真有绝世高人在此论剑?山顶藏匿在霭霭云雾之中,岩壁四周光秃秃的丝毫不见树木的身影。我顿时怯了几分,心想:完了,大话说在前头,这回可要闹笑话了。我信心失去大半,诚惶诚恐地望着这遥不可及的山峰。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一只雄鹰从我头顶掠过,如出膛的子弹一般窜入云霄,发出尖利悦耳的鸣叫。我猛地一怔,名人云:“无限风光在险峰”。既来之,则安之。不论结果如何,倒不如勇敢挑战,磨砺自己。
踏上攀登华山的征程,我惊奇地发现,坚硬的石壁背后竟隐藏了一个世外桃源: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山岩上的飞瀑虽已干涸,只留下灰褐色的痕迹,但映衬着花花草草,便也成了独特的风景。我更加坚定信心,相信山顶的风景一定更美。
华山险要的石阶可不像南岳衡山那般规则,不像黑糜峰那般平缓,每一级台阶都有五、六十厘米高,只有六、七十厘米宽,落脚点也极不平整,稍不留意就可能碰个头破血流;光盯着脚下的石阶是远远不够的,有时开裂的石缝中可能钻出一棵粗壮的松柏,成为你前行的阻力,你得小心翼翼地避让;身边的护栏也只是一根简陋的铁链,我抓紧铁链稍微侧身往下看去,笔陡的山峰让我根本看不见山腰,只能隐隐约约地看见山底的树林,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心想:“这太可怕了,摔下去一定粉身碎骨!”我战战兢兢扶着岩壁往上爬,冰凉的寒风从我脸上刮过,微微有些疼。
汗水浸湿了我的衣服,小腿肌肉一阵阵剧烈的痉挛…… 终于,看见了华山之巅的西岳庙。此庙建于西汉元光元年,据说供奉华山兵神金天王,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于是,我加快了脚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眺望远方:云雾散开后我看到金光万道的太阳,这是此刻山底之人永远不能感受的盛景;山顶上,松柏骄傲地挺立在岩缝中,坚贞不屈;城市,马路,河流……尽收眼底;山谷中的那只雄鹰,它在滑翔,就连它,也成了我眼下的风景。
啊!我发出骄傲地长啸,在山顶的风中回响!
人生是一场长途跋涉的旅程,需要我们翻越一座又一座大山,才能领略那万丈豪情的风景。华山之行,磨砺了我的意志,让我拥有了一颗强大的内心。是啊!生活中只有勇敢地接受挑战,不断磨砺,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
作者的话:
初一时,老师要我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积累素材;初二时,老师强调文章的结构要详略得当、主次分明;初三时,老师指导我们写作时,先要考虑自己经历的事情有什么感悟或意义,写下来,就是文章的主旨,做到:胸有其文,下笔才行。
我爬华山的过程很艰辛,但是一种甜蜜的回忆。望不到头的蜿蜒石阶小道在崇山峻岭之中穿梭,让我望而生畏。大家都说:“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这句话说得对,我鼓起挑战的勇气,实在爬不动的时候就在石阶上歇歇脚,欣赏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继续前行,我在心里不断地暗示自己:“坚持,胜利在向你招手,相信你一定会战胜自己,获得最终的胜利!”
文章结尾,我有感而发:“人生是一场长途跋涉的旅程,需要我们翻过一座又一座大山,才能领略到那万丈豪情的风景。”登华山,让我有了一颗勇于挑战的心,让我有了坚持到底就会成功的信念!这正合征文主旨。老师指导我们学习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细节描写。我领悟到,有生活有技巧,写作才会得心应手。
老师的话:
少年的这次爬山经历是一次独特的体验,九年级下册正好有一个作文题目:《翻越那座山》,可以说,很契合少年的经历。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由有形的华山联想到人生中的种种大山,“山”在文中具有双关意义,这是构思巧妙之处。此文获第二十一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国家级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