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怎能胜春朝-散文750字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的到来意味着万物的复苏,生命的蓬勃,全新的起点。春的美是不言而喻的,但总免不了与秋进行一番比较。对于这场“春秋之争”,我更偏爱春,正如她也在不断的偏爱我。
若将春与秋比作音乐,那么秋,绝对是不折不扣的二胡,悠扬凄凉。可能正是因为秋是万物凋零的季节,它的一切都如此令人悲伤,枯死的老树,寒冷的秋风,甚至是枯叶被踩烂的声音,都被有意无意地赋予了伤悲的意味。秋色就如那明月下的二胡,徐徐拉起,勾起了人的眼泪和彷徨。
而春天正好相反,它是一首万物共鸣的交响。每当春光咋现,报春花和野鸭就迫不及待地唱起了前奏。渐渐的,万物苏醒,百花争艳,莺燕歌舞,清水碧波,细雨微风,生命都渴望在春的乐章中,表现出最闪耀的光辉。任凭怎样的陶醉和流连,仍然无法表达对春的喜爱;任凭怎样渴望和索求,都领受不尽春的倾情奉献。
秋作为季节,象征着收获与美满。麦穗金黄,瓜果飘香,人们在真诚的庆祝的时候,却忽略了生命的流光又将短缺去一年。秋,倾情给予,但也无情带走。一阵风吹出了金黄黄的麦子,却带走了火红火红的枫叶。君侯将相钱财散尽,留不下她一步停顿;文人墨客血泪做书,换不来他的一眸怜悯。世上没有人愿意说,自己的人生如秋。因为短暂的相遇,之后是太多的离别。人之悲欢离合,正如月之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即使旷达如苏轼,面对着中秋圆月,也只能是报之一声叹息。
春天是大自然无私奉献的季节。就看看那润物无声的春雨吧,她像母乳,像呢喃,像爱抚。春雨奉献出了自己的所有,换得大地的绿意盎然,却不曾任何让任何人得知她的到来。春雨后,绿成为了大地的主色调,欢喜洋溢在人们心间。春是一年的开始,任何梦想都可以此为起点,点亮了一个又一个未来。春还是无限的欢乐,鸟儿的啼唱,春蝉的鸣叫,鼓舞着每一颗疲惫的心灵;摘一朵花,折几片叶,享受着春慷慨的给予,让她的馨香激励你,自信的走入下一年。
朱自清盼望春的脚步,冯骥才迷恋春的辉光,季羡林一如无私的春雨。品味他们的文字,细细体会春的韵味,令我不禁感叹:秋日怎能胜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