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吟-初三抒情散文600字
郎朗晴空,我漫步于博物馆笔墨展厅,踱步巨幅水墨画前,眼光无法转移。
黄昏日暮的边疆上,被镀上一层鎏金。战士们齐站于城墙之下,面前的红木大门在宣告他们的命运,将军立于城墙之上,远眺西域的敌军。
军鼓敲响,振聋发聩;号角高吹,响彻云霄。战士们如离玄的箭,高呼出征,誓死献身护国。
我被此画此景之势深深震撼。不禁想起那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敌军攻城之势如黑云冲向城墙,威势恐吓,我军将领毫无畏惧之心,身上铠甲着云缝中洒下的光芒,如金色的鱼鳞般闪闪发光。击鼓出征,血光四溅,利落收场。
李贺立于城墙之上,心中有感而叹,回至家门,拾笔蘸墨,落下《雁门太守行》。
我向后退二步,才恍然发觉已非为画中者,诗中人。凝视画,细细端详,不禁于心中感叹笔墨二字之量。
笔墨在华夏为宠儿。
古代文人以墨落下诗词歌赋。东晋陶渊明,于俗世凡尘中不染,浸染“采菊”之香;唐代李白,绣口一吐,便为半个大唐。
笔墨仍为华夏宠儿。
混乱纷争之境中,家破国亡之时。梁启超等学子众以墨上请皇帝,以“公车上书”拉开改革的帷幕。鲁迅,胡适,陈独秀等诸多位先生以笔,以墨,镌刻下家国的悲凉,窥见人民心中的荒凉,呐喊起人民心中的理智,换得光明的道路。
笔墨塑造出华夏。五千年历史长河,以何得忆起?以文化。以何记这文化?以笔墨。以何者拾起笔墨?以人,以这千年以来数之不尽的文化名人。
是他们拾起墨,挥洒,说下话下五千年的文化。是一代代的华夏人,一次次拾起笔墨,一次次绘制出华夏。宛若连绵不绝的雄山,以最高昂之姿存活。
直到呼唤声响起,漫步踏离,顿停回首,瞻仰再三,依恋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