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国恩寺有感-散文1000字
漫漫暑假,与其终日躲避在轰轰作响的空调下贪一分爽快,不如寻一个清净之地,赏一番清净之景,会一位清净之士,从心底里求得一份阴凉。
云浮六祖镇的国恩寺便是一个能满足我心愿的地方。其地处山顶,绿树环合,蓊葱阴翳,虫鸣鸟歌。此次游览,没想到这占地不大的寺庙却给了我许多感悟。
驻足
踏入国恩寺的大门,迎接我的是满眼的苍翠。一个小小的水塘,熙熙攘攘挤满了绿藻。我实在叫不出这些普通却生命力顽强的藻类的名字,它们成群结队地生长着,叶子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那喧闹的样子使我无法不亲近它们。那娉婷的荷花,本应含羞低头开放,可在这池里却显得及其热情。为了在这碧翠的荷群中脱颖而出,成为迎接来客的先锋,它们用力往上挤,挤得红晕泛上了白皙的脸庞。阳光如纱般,柔柔地披在万物身上。无论繁密而平凡的荷,抑或富有智慧的人,在自然面前都是平等的,我们同在大地中醒来,也将同在大地的怀中睡去。
俯首
走进国恩寺的金洪宝殿,就没有不跪拜的道理。只见老和尚带着几个跪拜者,将浑厚的右手放在跪垫的中央,左手背压着跪垫左上方,屈下双膝时,右手随之翻到右上方,然后俯下身去,让额头贴在跪垫的前沿。最后,右手回归到跪垫中央,再支起身子来。一次完整的跪拜,要将以上动作重复三次才算完成。我在后面欣赏着这神圣的仪式,看他们一次次俯身,一次次直立。直至被父亲拉去跪拜,我才回过神来。我渐渐明白了,在这神圣仪式的后面,是人们对自我灵魂提升的不懈追求,
听经
拜完后,老和尚受父亲之托,要对我赐福。他嘱咐我,若是看见他弯腰,我必得跟着他俯首。我只是照着他的吩咐做。或许是因为精神高度集中,我的心在此刻突然变得空旷而辽阔,仿佛身处一片无垠的草原,周围只有黛色的远山和和尚们的诵经声。在此期间,老和尚用两指捏着一条原本插在水里的小柳枝,蘸上玻璃杯里的“圣水”,甩向四面八方当然也撒到了我的头上。冰凉的液体打在额上,让我倍觉清爽。这是佛家人祝福的方式,大概是希望世间的一切都如悄然无声滋润万物的微风细雨般美好吧。末了,他还给我讲,多吃素,多做善事,时时想着慈悲为怀,与人相处多一份宽恕,总是没有坏处的。按佛家的说法,这是行善积德了;按我们的说法,这是让我们处在人世间,能多一份因助人或恕人而得来的快乐。
怀揣这种感悟,离开了国恩寺。此时,我的脚步轻盈了许多。回眸,一池的苍翠依旧,可现在看来,竟觉得它们丝毫不喧闹了:粉荷脱俗,总保持宁静高雅的微笑;遍布的绿藻则是各自守着自己的一方水土自在生长。足够了,足够了国恩寺给予我的恬静的心境,足以让我在淡然中享受着生命中的美。
疏-散文800字
苍茫的天空,一两只秋雁横掠,过而无痕,它们尾后的秋景:凋敝的,喧嚷的,慢慢沉淀,融化,消逝不见。那相随的记忆,冲破阴云,横亘而绵久。
大自然,是个智慧的化身,它有着芜杂、妖艳,又眷恋着那淡的、疏的韵致。因为它明白整个宇宙都是澄净的,有自己的内容与思想,不需要也不应该再硬塞一个什么,否则那只是无中生有,于宇宙本身无益。
幸而,我们是懂得营造美并享受美的民族。想那苏州园林便是个典型。雕梁画栋并不稀奇,亭台水榭并非神造,而真正珍贵的是其布局:
几乎所有的园林都是依水而造的,水是园的灵魂,没有水,再美的景致也便空洞了。水面上自然地点缀着荷花,莲叶;湖水周围呢,错落地堆叠着些许怪石,横卧的,直立的。处处着景,却从不置满。镂空的格子窗本让人缭乱,因为它让目光只局促在一方空间。然而于格子窗的背后植几抹绿,稀稀疏疏,便不自觉地把视野拉远了,景色竟变得幽深了。若是雨天,配上丝丝细雨,那就更妙了,整个人的心仿佛都能越过窗子,飘然入景了。
曾见过店铺林立的大街,熙熙攘攘的人群涌入那窄窄的小门,去参观名人故居。他们无奈也无甚目的地随着人流前进驻足。很多人抱着相机,忙碌地按着快门,以为这样就能把景致甚至时光收纳其中,最终,才明白这只是徒然。如此匆忙浮躁的心又怎容得下宁静?
我望着人群,不觉茫然了,朦胧间,眼帘撞入一幅画面:青葱的阔叶林,米黄的碎石子路上,一个女孩捋着头发,从滑梯顶端缓缓滑下。我望着此景出了神,女孩从容明亮的眼眸久久印在我心中……
我们的人生固然有紧迫感,我们虽不能拒绝这种节奏,但可以左右自己的精神生活。我们的内心应是缓的,缓得像飞羽落地,因为缓,我们可以淡定,从容;应是软的,软得像清流润肤,因为软,我们心灵开阔,包容万千;更应是疏的,疏得像墙角的数枝梅,像郊外天空的几点残星,因为疏,我们给忙碌的生活留白,让它能够存储世间的美好。面对熙攘的城市生活,我们应保留心灵的宁静淡泊,慢慢走,慢慢欣赏。
倚着书桌,让丝丝缕缕的阳光投下一片光亮,轻甩头发,从散开的发丝中凝望倾泻的阳光。白色的墙壁上阳光跃动的光影随微风不断移动,微闭双眼,天地间唯有白的恬静,光的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