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里的博物学—清宫海错图》-读后感1000字

保护地球,从现在开始

这个暑假,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我家没有安排外出旅行的计划,所以我基本都是待在家里。妈妈给我准备了一些课外书,我每天都会看一会儿。其中我最喜欢看的,就是这本《故宫里的博物学—清宫海错图》。刚拿到书,我还很惊讶,海错图?哪儿错了?什么错了?带着疑问,我翻开了它。没想到刚读了几页,就被书里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

看了书一开头的序言,就让我的疑惑有了答案:“海错”指的是中国古代对于种类繁多的海洋生物和海产品的统称,“错”是表示种类繁多、复杂,可不是错误的错。书的作者聂璜生于明末清初,钱塘人,也就是咱们杭州人。他花了几十年的时间,将所见的鱼虾贝蟹等以及传说中的水中生物共三百多种绘图成册,编成了《海错图》。

这本《故宫里的博物学—清宫海错图》从《海错图》里选取了三大类四十种生物,除了配上《海错图》中的画、原名、文字,还从各种古代文献中选取素材,用讲故事的方式介绍这些或是真实存在的,或是传说中的生物:河豚、鹅毛鱼、跳鱼、潜牛、神龙、海市蜃楼……让我在一个又一个有趣的故事中看到了古人对海洋的探索和丰富的想象力。

意犹未尽地看完了这本书,我却陷入了思考。

海洋是地球生命的起源,可如今很多海洋生物已经岌岌可危,比如书中的海和尚,也就是棱皮龟,它是现生龟类中个体最大的一种龟,可以长到两米多长,最重能长到800公斤。因为海洋污染,非法捕捞等原因现在已经濒临灭绝。“鲎”的血液有医学用途,比恐龙出现得还早,是活化石,如今也是数量锐减。还有玳瑁,因为食物的特殊性,玳瑁肉中有大量毒素,在自然界中几乎没有天敌。可是因为它美丽的背甲,也难以逃脱极度濒危的命运……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人类也逐渐认识到了这一点。国际上,1954年第一个关于海洋环境保护的公约《防止海洋石油污染国际公约》,1972年《防止倾倒废弃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的公约》,特别是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标志着国际海洋环境保护法律制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我们国家也有很多关于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而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的就是:拒绝食用鱼翅和濒危海洋动物;拒绝购买海洋生物制品标本和工艺品,比如玳瑁壳,砗磲,珊瑚等;去海边玩的时候不捕捉,伤害海洋动物,不乱扔垃圾在沙滩和海里;潜水时,不触碰珊瑚礁,不喂食触摸海洋生物;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少用洗涤剂;做好垃圾分类,少用塑料制品,特别是塑料袋。棱皮龟的大量死亡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误食冲入海洋中的塑料袋引起的。

神奇有趣的海洋生物和我们共同生活在地球上,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它们应该在海洋中自由徜徉、繁衍生息,而不是几年后,几十年后只存在于影像资料中,保护海洋,保护地球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让我们现在就开始吧!

作文话题

1100字 博物 清宫 读后感 海洋 海洋生物 玳瑁 公约 保护 濒危 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