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图_4900字

议“深沉”

我经常关注中央台主持一个家庭教育节目,每期节目都会邀请一些现场观众,我发现一个规律,在现场越是年龄小的孩子越爱踊跃提问发言,稍微大点的孩子就倾向于作出深不可测的矜持状,就这样有时候带队老师还会提醒:“大家说话要注意,要代表学校形象!”

这就是说要孩子们保持“深沉”,不要随便表达自已的观点。哪怕心里想欢呼,脸上也要做出冷静从容的表情,尤其在外人面前,举手投足要保持矜持的气质,显露出故做高深状。

我想这其中有很深刻的历中原因和社会原因。如同达尔文的理论,在我国历史几千年封建专制的环境下,深沉的人如同尺蠖、变色龙和枯叶碟一样,善于掩护自己和用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于是经历历朝历代,无数大风大浪、严酷的斗争而生存下来,并出于关爱把这种生存技巧传授给下一代,就这样深沉成为了一种文化基因,在中国人的血液里一代代被积累。这些深沉的孩子长大以后大多数不是变成唯唯诺诺的人,就是成为玩弄权术和政治的好手。

一个人无论天生的性格多么开朗、洒脱。如果他亲身经历或者目睹身边的因为表达自我而遭受打击。出于生存和保护自己的天性,他就为了适应环境,用一层壳把自己包裹起来,掩饰自己的态度,尽可能不让别人窥伺自己的心理活动,于是就喜怒不形于色地深沉起来。而深沉也成了一门生存技能,他伴随着隐忍克制,韬光养晦藏锋养晦,藏锋守拙的东方哲学,要求人把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作为习惯,以免过早暴露自己的态度和实力。

当你想得到一样东西,一定要表现的好象并不在乎,在这样的掩护之下,你的手段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展露喜怒哀乐,会在敌人面前暴露你的弱点和把柄;而把自己掩饰得像一个木头人,会使你的敌人以为你胸有成竹,不敢轻易对你下手。

更可悲的是在我们精致的文化氛围中,这种生存技巧,甚至成为了一项艺术,被赋予了人格审美的含义,《世说新语》里有大量的词语赞美刚毅林讷的深沉之士,什么“意色自若”,“穆然清恬”,“处惊不变”, “神态闲畅”,‘“喜怒不形于色”等等应有尽有。

在这种风气之下,袖手旁者有之,明哲保身者有之,袖手旁者有之, 人云亦云者有之,遇事绕着走,该出手时不出手。古代那种见义勇为、两胁插刀的壮举已经成过眼云烟了。于是假话大话可以尘嚣甚上,奸诈丑恶可以大行其道。

我觉得我们现在应该教育我们的孩子们,要少一点深沉,多一点直率、坦荡、浅薄、甚至肆无忌惮,以此来促进这个社会风气的改良, 这样他们的人格才能健全,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

潜 力

有一个美国的教育专家考察中国一所内地的小学,专家指定了五个学生回答一些问题,然后这专家说,这五位同学很有潜力,将来一定有出息。20年后,专家再次来到这个地方, 发现这五个学生果然都有很好的前途,远远超出了一般的同学。

这说明,潜力是可以激发出来的,自信、压力、毅力都是激发潜力的条件。

前面所说的那个美国专家,他并不是真的发现那五个小孩不同凡响,他只是在做一个试验,就是给孩子们信心,看他们是否有潜力爆发。他成功了,信心是激发潜力的必要条件。“我行”,“我一定行”,只有这样才有使不完的劲,才有不达目上不罢休的勇气。

除信心外,压力也能产生无比的力量,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潜力。楚汉相争时,项羽与刘邦决战于巨鹿,项羽率领军队渡过汉水之后,砸烂了炊具,沉下了渡船,这就是历史了有名的“破釜沉舟”,昭示士兵,没有退路了,只有决一死战,消灭敌人,才有生的希望。在这种压力之下,士兵们无不以一当十,奋勇杀敌,最后夺取了巨鹿之战的巨大胜利。

俗语说,置之死地而后生,就是说把他放在最危险、最有压力的地方他才有可能激发潜力东山再起。狗急跳墙,狗平时是跳不过墙的,只有在危急关头,在压力当前,才能超越过去,爆发潜力,跳过墙来。

毅力也有助于潜力的产生。齐白石原是一个木匠,“二十七,始发奋”,他并没有超人的天赋,但对于花草鸟虫都是上百次乃至千次的观察,又经过几十、几百、几千次的反复揣摩,反复练习,方正式作画,公之于世。他是靠毅力来激发潜力才成力名扬中外的青妙手。

现在流行的挑战极项运动,实际就是对潜力的检验。极项就是最大潜力的爆发,这种运动有利训练参与者的意志与信心,但也要在科学的指导下进行,不能想当然。

只有我们树立信心,训练自已的毅力,在一定的压力环境下,就会产生超越常人的潜力。如果长期坚持下去,就会有利于我们的美好人生。

跪的尊卑

男儿膝下有黄金,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跪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头可断,血可流,做人的尊严不能丢。但在具体的问题上,我们也要辩证地看待这个“跪”字。

1995年3月,孙天帅打工所在公司---珠海瑞进电子有限公司,一位中国女员工因过度疲劳在工作台上打盹,为惩罚这名“违规”女工的行为,外商女老板金珍仙突然让正在生产线上拼命干活的全体中国员工站队集合,大发雷霆地要求每个中国劳工双手举起做投降状,然后就地跪下,并声称若有一人不从就罚其余人“永远跪着上班”。 许多工人迫于无奈,犹豫中淌着泪水跪下了……但来自河南南阳的打工仔孙天帅就在工友们一个接一个跪下时,却像青松般一动不动地挺立在原地。“跪下!”女老板向他凶狠地咆哮。“请问,我为什么要跪下?”孙天帅强压住心头的愤怒。“不跪你就滚蛋!”“我是中国人,死也不在洋老板面前跪下!”孙天帅昂首挺胸,甩下每月1300元的饭碗,大步从韩国女老板身边走过,并且永远离开了那块耻辱的地方。孙天帅,这位“不跪的中国人”,从此成了千千万万打工族传颂的英雄,被亿万同胞所称道。

在事关人格、国格面前,跪是一种理性、道德的沦丧;在真情与亲人面前,跪是最重的回报、最高的敬孝;在紧要的危机关头,跪还是最崇高最无私的壮举。

我自已就有很深的体会,我父亲早逝,母亲含辛茹苦养大我们四兄妹。从小到大,我们有时惹母亲生气,母亲一流泪,我就情不自禁地跪倒在她面前,追悔莫及,母亲也会因此心情好一点。多少年来,这个习惯一直改不了,不知为什么。

对亲人的下跪是一种内心的亏歉、内疚,是忏悔之情的真情流露。

2002年5月24日下午,内蒙古包头东河区马彦塔大街严重堵塞,围观群众多达两三百人,往来车辆排出五六十米远,该区最重要的两条主干道陷于瘫痪。东河区交警大队交警温永胜下班路过此地,他一人周旋于人潮之中,好话说尽,道理讲透,仍无济于事。看着越来越长的被堵车辆,越来越多的围观群众,他突然“扑通”一声,跪在了人群当中,并跪了足足有10多分种,人们顿时惊呆了,道路渐渐被腾开。

2002年1月17日,南京大雪,当晚十时许,该市白下区建康村有位近七十岁的董姓老太太上了七层楼顶,想跳楼寻短见。居民们和老人的家属极力相劝,但是,老人大声怒吼:“谁过来我就跳下去。”危机关头,接到报警的建康路派出所马斌警官赶到现场。对小马的反复劝说,老人没多大反应,僵持中,突然“扑通”一声,马警官双膝跪到到雪地上,大声说:“奶奶,你再不下来,我就跪到明天、后天。”这感天动地的场面,令在场的人为之一惊;这情真意切的话语,感动得让人心暖泪流。楼顶欲寻短见的老人也被怔

住了,“哇”地一声哭出声来,她哽咽着说:“孩子,快起来,快起来,奶奶对不住你,奶奶这就下来,说着,老人一步一步艰难地从楼顶走了下来。

在危急事件中下跪,是勇于负责的表现,是义薄云天的壮举,如果心里装的不是民众、不是责任、不是义道,是不会这样做的。这种跪是无私的,是高贵的,是伟大的。所以,对待“跪”字,我们要灵活地看待,要辩证的把握,一切要想到有利于百姓,,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国家。

小和大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一上人的力量可谓小矣,地球的质量可谓大矣。但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小可以转化为大,大也可以转化为小。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千里之理,溃于蚁穴;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这种因小失大的现象我们屡见不鲜,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一步一个脚印,慎小慎微地做好每一件工作。

大兴安岭的冲天大火,是由一根小烟头引起的,给国家造成了几十亿元的损失。美国挑战者号也是因为一个小锣丝不合格,导致了机毁人亡。一个小鱼坏了一塘水,一个小小工厂的污水排放污染了整个大江的清澈。

孙志刚事件是中国千千万万打人事件中的一件,但由于媒体的介入,引起了高层的注意,导致全国收容所的大整改以至最后全部的撤并。

小固可以化大,大也可以化小。有人举重若轻,绵时藏针,香港问题举世担心,猜测中央政府怎么处理。当英首相撒撤尔夫人小心探问的时候,邓小平同志不急不忙,语气非常肯定地说“主权问题不能谈,一个中国的框架不能变”一句语就把积蓄多年的大问题解决了。

有时候对立的双方在特定的条件下大小强弱也可以相互转化。赤壁之战,曹操八十万大军,兵精将广,东吴只有五万军队。但东吴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巧妙地运用了火攻,采用连环计,最后大败了曹军,创下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精典之战。

解决战争初期,国民党号称有八百万军队,共产党只有一百多万,但共产党深得民众拥戴,又加之有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三年战争结束后,解放军越战越强,解放了全中国,国民党只能龟缩到台湾苟且偷生。

大和小是我们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概念,我们要灵活把握,纯熟运用,做到正确的方面越大越好,错误的方面越小越好,善于以少胜多,有弱胜强,这样,我们成功的机会就会多很多,我们的生命会更精彩。 问 题

问题,是需要解决的事情。我们的学习、工作就是为了研究问题,了解问题,最终解决问题。问题能否圆满解决,既取决于问题本身,也取取于我们的能力、水平、艺术和方法。

问题有大有小,有主观与客观。有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冲突这样大是大非的问题,有家长里短的口角纠纷这样的生活细节;有难以解决的地震、火山、风雷雨电这些客观问题,还有懦弱、猜忌、失望、怨恨这此微不足道的主观问题。

不管是什么问题,我们首先要正解面对,不夸大,不缩小,把握其本质,这样才能找到正确的方法,对症下药。03提非典肆虐,开始国家卫生部刻意隐瞒消息,结果弄得全国上下沸沸扬扬,人心惶惶,耽搁了民众对问题真相的了解,使问题神秘化,恐怖化。后来中央果断地撤换了卫生部长张文康,才使得对问题的解决走上了正确的轨道。

掌握了问题的性质之后,就要找准正确的解决方法。要广开言路,察纳雅言,兼听则明,综合多种方法的优点灵活运用。八年抗战,毛泽东在全面透切了解问题的性质之后,提出了论持久战的著名论断,英明地指出,共产党领导的抗战,要以游击战为主,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在敌后建立根据地,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既要消灭敌人,更要发展壮大自已,为夺取全国的政权打下良好的基础。搞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从抗战初期的两三万发展了一百二十多万。

解决问题还要有坚强的毅力。不怕挫折,不怕失败,一波三折往往是成功的开始。这次对朝鲜核试验的六方会谈就有这个特色,这是第四轮了,坚持了十多天,共同文件起草了四次依然胎死腹中,但六方仍旧不放弃,因为用和平的方式消灭核武器总比用战争好。双方约定本月底继续进行会谈,但愿这次有理想的结局。

问题解决之后还要加以巩固。伊拉克战争很早就结束了,但英美联军至今没撤出,因为那里爆炸性不断,政局不稳,所以逼得英美欲罢不能,这也使他尝到了贸然干涉别国的苦果。

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老问题不断解决和新问题不断产生的过程。我们只有不断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才能实现我们的人生目标,焕发出生命的精彩。

超 越

雄鹰敢于超越悠悠的白云,才能表现出身姿的矫健;锦鲤敢于超越潺潺的流水,才能展示出舞蹈的优美;人们敢于超越前辈的事业,才能演奏出生命的精彩。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各行各业都在井然有序地向前推进。在生活中,我们是按步就班、亦步亦趋,还是破旧立新,敢于超越呢?

我想,只有超越,才能推动历史更快的前行;只有超越才能完善更新自已。

超越首先是超越前人,超越过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想前人之所未想,做前人之所未做,才能为社会创立新技术、新方法,开拓新道路、新局面。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完善和发展。

蔡伦敢于超越前人,发明了造纸术;毕升敢于超越前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李时珍敢于超越前人,写出了流传千古、造福万代的《本草纲目》。他们的这些贡献,是集中了前人的智慧而且敢于超越前人而取得的,推进了中国乃至世界科技的巨大进步。

自然科学领域是这样,社会科学领域也莫不如此。邓小平高瞻远瞩,以大无畏的英难气概,敢于超越别人,创造性地提出了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港澳问题上,也敢于超越前人,创造性实行“一国两制”,实现了港澳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目标。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只有超越,才有新事物,新概念的产生,才会有干劲、有活力。否则,只能是一潭死水,波澜不惊,

但是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大多数时候是顽固保守的。那时瞻前顾后,趑趄不前,决不敢越雷池半步。清朝时闭关锁国,认为祖宗之法不可违,所以导致了科学技术与社会体制的极大落后,也导致了被外族侮辱局面的出现。

超越还要敢于超越自已。每个人都是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进,后一个脚印一定要超越先一个脚印,这样才能前进前进再前进。巴西球王贝利,别人问哪个球踢得最好,他答:“下一个”这就是他永不知足,敢于超越自已。中国的跳水皇后高敏,别人问她的敌人是谁,她答:“是我自已,我首先要战胜自已,超越自已,这样才能从胜利走向胜利。”

现代社会已到了地球村时代,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只有敢于超越,超越别人,超越自已,才能增强竞争力,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作文话题

500字 超越 潜力 前人 自已 中国 一个 深沉 跪下 一步 解决 一点 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