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与声看人生-高中散文600字
生,是声的前提;声,是生的标志。一代人的生为传承一代人的声,一代人的生为发出一代人的声,一代人的生为留下一代人的声。历史便是如此“生声不息”。
听,是谁叹道“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他——屈原。他知道无声便可有生,但他更知道无声便不再为生。于是他“謇朝谇”,却终不敌那个时代“而夕替”。最后楚国灭亡,一起消亡的还有他的生命。正如他所说“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只留下他的声千古未断,永留人心。愿那个世界有他向往中的楚国。
听,是谁发出“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凄婉之声?又是谁发出了“西北望,射天狼”的豪迈之音?是他,是苏轼。有传言云“眉山生三苏,草木尽皆枯。”这一方面说明了苏轼是旷世奇才,另一方面也暗示了苏轼的坎坷一生。他空有奇才,却数次被贬。正如其妾王朝云说的那般,他是一肚皮的不合时宜。仕途的不平让他只能寄情山水,但也让他发出了自己的声,一声又一声,达到了他一生文学的巅峰。生的不顺,声的风顺。是福是祸,说不清更道不明。只有他的声跨越千古传入人耳,留于人心。一生功过皆由后世来评判吧。
听,是谁发出了那声振聋发聩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周总理——周恩来。那时的中华积贫积弱,人人为己读书,为己谋利,但他则不然。他深知人都病了,病名为愚,为私,为忘本;中华也病了,病名为弱,为贫,为落后,只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才是治“病”良药。于是他一生都在为此奋斗,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
无论是屈原的为国之声,还是苏轼的为人之声,或是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声都不禁引人深思,那就是人生究竟是为了什么?到底何为人生?对于这两个问题,一千个人有一千个答案,但我认为:“有生为有声,有声为有生。”何意?意为人生就是为了发出自己的声音,有了自己的声音方为真正的人生。
有生无声者,活在人世间;有声无生者,活在人心间。历史便是如此“生声不息”,生者轮回,声者永恒。
你的生在这里,你的声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