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让我明白做人-《论语》读后感1200字

一本关于于丹《论语》心得让我爱不释手,一直以为,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真的有那么神奇么?果然“书中自有黄金在”,读过以后,我的心灵得到一次洗礼。我明白了很多名言的真正内涵。第一次觉得我自己身上存在着太多太多的缺点和不足,虽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我也很深感惭愧,对于《论语》的原文,我有些琢磨不懂,然而却从于丹的心得体会中感受到了孔子思想的伟大,于丹的每一篇文章,一个故事,哪怕一句话,甚至一个贴切的词语都会让我联系到自己的经历,常常会有同感。

《论语》的真谛是教人们如何得到真正的快乐。

“百善孝为先”于丹用一个大树和孩子的故事把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形容的淋漓尽致,我们从父母身上索取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了,父母付出的是人间最宝贵的爱。平时常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直到自己当了父母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的父母有多不容易。也许因为我还没有为人母,对孝敬父母上,一直不知道如何做起,从我在外学习回家都是空着手回去的。看到同学们每周能用攒下来的零花钱给父母买些东西,常回家看看我总觉没必要,都是一家人,何必那么见外呢?回到家中也从来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就在去年寒假多了这本书后,我从心理上感觉到了对父母的亏欠。那时我才15岁,我开始回报,尽管我能做到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帮忙洗衣、做饭、买一些吃的喝的用品,但我能深深的感受到他们的喜悦,都说15岁正是一个青少年的过渡期,我也逐渐长大了、懂事了。

每个人从哇哇坠地起就开始学习语言、走路,到长大后学习知识,说到学习,就离不开教师和学生。孔子是一位很好的老师,他的学生桃李满天下,然而他之所以流传到现在两千多年,自然有它的教书之道,读到书中有个例子很有趣“1975年,七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得在巴黎举行一次盛大的聚会,有很多的媒体了来访。其中一个问到的问题是:你们这些杰出的人物,到底是哪所大学,那个实验室,学到的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结果在大家认为最有价值的答案是什么呢?是幼儿园,有一位科学家说。我是在幼儿园里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比如,要善于跟他人分享,要遵守制度和规则,饭前要洗手,本人要谦虚,如果自己不小心做错了事,要学会道歉,这些道理都是我在幼儿园学到的,长大后,常常发现我在遇到很多事情的时候,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或处理问题方式其实都是妈妈叫我的,于是脑子里就会浮现出一些论语”不……不……是……是……小时候认为是唠叨的论语,那一刻就被说的如此重要,当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同行,其中必有我的老师,不仅体现了他的谦虚,并且说明了他的好,在生活中也应该有这样的精神。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可见诚信在一个人的一声众所占据的分量。也会在身边的诚信都是虚假的。“光说不做”一个人的一生就是用诺言来掩盖,生活中的一切一切,我们都是小的个体,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想,应该努力学习,一丝不苟,认真对待在家庭对和亲人要诚实守信,厚道,对同学和老师要说到做到,坦诚相待,总之,从论语出发,结合今天的现实从《论语》中的诚心来引导今天的生活,走好我们的路。

俗话说做事先做人,孔子这一生做人做事的出发点就是忠诚二字,我认为首先要知道我们的心在那里,在看了于丹讲了这个卖花好孩子故事后,我突然想起,前两天看过的今日说法,为了让孩子的心站在家长的角度,深深理解,我是一名中学生,在我的生活中,我不敢说我是会关心,但是我是善良的、有爱的;对父母,对老师,对同学……其实我们都要拥有一颗宽容的心,有一颗理解的心,是我做人的基本。

今天,从论语中,我学会了改善自己,读书中反省——我认为自己做到了最好,却不懂别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我以为自己很善良,很宽容。但是孔子所谓的那种心境能够和胸怀,我真的没有。细细品味生活中要做到真的很难。但要努力“一个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是什么”我深感愧疚。因为我常常把原本简单的事情看得很复杂。把别人的无心当成有心,心里就会胡思乱想,其实真理告诉我们的道理永远都是最简单的,个人的点点滴滴,片片断断,有好的,也有坏的,就让我们在这简单的道理中一点点的改进吧。

作文话题

1600字 论语 读后感 做人 明白 论语 父母 孔子 一个 道理 东西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