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 题_探讨人生的作文1300字

长居姑苏,也时而登上吴台,饱览古迹。触摸历史留下的苍痕,眼前便纷繁出挟长剑带吴钩的侠士,兵戈噌噌之景--那是战国春秋。偶然斜过胥门,伍员绝望苍老的眼珠犹若悬于城墙。不禁一惊,又是一年端午已去。

子胥是吴国大夫,却在勾践恨洗耻雪时,遭得奸邪小人谗言,自刎于王赐宝剑。坚毅的眼,城门上,看着吴国灭亡。

有一说,端午是纪念子胥而设。可如今,满脑却只是屈原……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未曾去过汩罗,不知汤汤湘水何处流向,不知崎岖泥岸何处尽头,亦不知江上鸥燕何处归去。

渔樵自然悠闲于江渚之上,闲人自然游走于尘路烟道--楚地危亡,竟也还如此逍遥自在!不禁紧紧手足,恨恨一声,掉头而去。却猛然,望见了披头散发的老人,伫立江畔,吟咏诗赋。心中狂跳:屈原大夫!伸手去,却什么也碰不到。

一渔夫来:“这不是三闾大夫吗?怎么会流落到这里?”转过身,愁容满面:“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摇摇头,从腰间摘下酒壶,斟一口:“圣贤的人,能不受外界所拘束而随着世俗变化,整个社会都是混浊的,为什么不随大流而推波助澜呢?大家都醉生梦死,”咂咂嘴,“你为什么又不跟着吃点酒糟喝点薄酒呢?为何非要怀抱美玉般的节操而自取放逐的灾难呢?”

心底阵阵滴血,偌大的楚地,偌大的九州,竟至于有人如此丧言。不知是无奈的顺应,或是永恒的世俗。

后面的话再也没有听到。惟有,那一半的《怀沙》,听着已而随着《离骚》的风华逝去,只是悲凉,哀怆……

渔夫早已悄然离去,吱呼的橹声,似乎一支悲歌。

倏然,坚硬的巨石,怀抱着。回望,天地浑沌,霪雨霏霏。

--起身,直立,微笑,纵跳……

叫着,喊着,伸手去抓。可,手上,留下的只是片片撕碎的衣襟。

疯似地四处奔走。抓着路人的衣襟,摇动着那早已僵硬的身躯。绝望啊,眼前只是一双双漠然的眼神。

发誓,永远离开这片伤心地。却,忘不了湘江,忘不了屈子,忘不了字字句句,划然长啸,怆然涕下。

百年之后,有一个叫贾谊的贬官。在雾迷的江畔,投下一卷诗文。瑟瑟秋风,早将那编简的丝线舞下。长沙因屈原的不公而哀其不幸,“亦以自谕”。

又是,司马迁愤然作出《屈原列传》。他因屈辱而深会了屈子的悲怆。

又是,柳宗元的渡过湘江去,又从湘江还。抑郁中,留下《永州八记》。他因困苦不平而体味了屈原的无奈。“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去相逐”。

……

文人,中国的文人,因有屈原而大放光彩。

--那是浪漫。李白绣口一吐半个盛唐,苏轼竹杖一指大江东去。

--那是爱国。陆游卧梦铁马冰河,稼轩挥剑金戈戎装。

--那是忧患。杜甫春望抒离散愁苦,范公临洞庭书先天下忧。

--那是美贞,那是坚韧,那是志洁行芳……

有人却以屈子的无奈投江而贬低他,我不置可否。毕竟,人生的寂寞,不是慨叹韶华流逝的漠然,不是哀怨人潮人海的孤寂,而是一种宁静虚空的玄奥,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一种从容淡泊的大度。

或是,所谓的清高。在常人看来是一种错误罢。错得很单纯,错得很无知,遇事却无法辩白。以一种微醉的眼光审视社会,到头来,只身悲哀。

--许是,屈子的投江。缺乏一种从容豁达吧。过分的外露,可能会一路跌爬。不如旷然待之,以纯净的心灵,理性看世界。“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上云卷云舒”,在变与不变之间,寻求一种似“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禅意与宁静。

噫呼,身既死兮神为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

--今日,距屈原投江,已二千二百八十三年。

作文话题

1300字 探讨 人生 屈原 一种 湘江 自然 大夫 吴国 忘不了 江畔 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