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艺双馨,时代进步-议论文1300字
文艺作品它可以直观的反映当代社会的主题和思想,通过文艺作品的形式向人们传播了正确思想文化,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然而一个文艺作品的好与坏,是否受到人们的认同感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我认为是品德决定文艺作品的好坏以及是否受到大众的认同,同时一个优秀的文艺作品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当然,并不是所有优秀文艺作品都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受到人们的认可,原因是创作了优秀的文艺作品的作者还需具备高尚的品德。
苏东坡有言道:“古之论书者,兼论其生平,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意思是说:古时候评论他人的著作时,也会一起评论他的生平,如果这个人的品德没有受到众人的赞同,他的作品虽然好但是不会受到人们的重视。由此而看,一个作家的作品再怎么好,若是品德不过关,作品依然是无人问津。宋代的蔡京,其书法水平本在苏轼、米芾之间,但因他是个奸臣,所做之事皆是祸国殃民、诬陷忠良之事,被当时的人们所厌恶不喜。后人们将其摒除在宋代“四大书法家”之外并且让蔡襄代替了他,他想书写的《元祐党人碑》也被人砸的粉碎。所以,一名文艺工作者不仅需要创作有价值优秀的作品,更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品德。
习近平主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创作迎来了新的春天,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文艺作品。同时,也不能否认,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为此习近平主席强调,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名家。我国作家艺术家应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因此我认为有价值的文艺作品的创作者应该有着高尚的品德,将其优秀的品质融入自己的创作之中,让品德与文艺作品相结合起来。
古往今来,我国出现了不少优秀的且有着对国人塑造一个良好品质的文艺作品。古有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若无良好品德,他又如何做出如此的选择,又怎从容赴死,为国家而万死不辞呢?这告诉了我们需有着像文天祥般的爱国热情和为国家而付出的决心。近代有着鲁迅先生在五四运动中批判封建文化,他呼吁百姓积极救国,为报效国祖国。为此他弃医从文,写的《彷徨》到《呐喊》,无不在呼吁爱国知识分子共同拯救中国,他以笔为刃唤醒了国人麻木的灵魂,让中国人民共同团结。这传达给我们的是在国家需要之时,虽然是平凡人的我们应该挺身而出,因为从来没有什么盖世英雄的存在,有的只是千千万万个的平凡人的挺身而出。不可否认他们都是优秀的文艺工作者,他们所拥有的优秀品德反映在作品之中,给予了人们和社会积极的影响。
所以,作为一名文学艺术家,须以优秀的作品去担当时代责任,引领时代风气,树立时代的标杆。习近平对此有讲到,文艺工作者要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认真严肃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讲品位,重艺德,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扬美德,努力以高尚的职守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赢得人们的喜爱和欢迎。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进程中,在立足于人民利益及社会发展之下。用德艺的二者结合的优秀文艺作品去推动社会的发展、思想的进步,去弘扬中华文化,展现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引领中国走向下一个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