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与保_900字
小时候多爱把玩灯笼,偶尔来了兴致还会拿来蜡烛、纸、糨糊、竹竿之类拼做一个,夜里燃着了,拿到外面放光,甚是欢喜。
一到春节,便是形形色色的灯笼拜亲访友之时。将近一年难得见面的灯兄笼弟此时此刻便会在绚烂的夜空下,在纷乱的炮竹声中彼此用几近耀眼的光芒互诉岁月中的遭遇。
而我的灯笼,在此刻,也只是繁灯中最为黯淡的一个,只是在凄清的屋檐下,独自细语。
古时有孔明,便有孔明灯。孔明确是聪明得过人,发明了此灯,照耀了后人。
不知是否月宫中的嫦娥也有这么一盏灯笼,不然,月牙儿会有这般亮?
据说,黛玉葬花之时,也提着一个灯笼,黛玉哭时落下的泪,滴在灯芯上,灭了那微风中的残火。
可是后来,不知是谁在那辽原之上放了一把火,燎尽了满世的野草,也不见了灯笼。
灯笼何处?
且不说这灯笼,只想将这火拿来一道。
你看那旷野之上,狂风之中,暴雨之下,只有那般微弱而渺小的一粒火种!这火种可否燎原?燎了!燎了一个漫山,燎了一个遍野,燎出了一束爆耀的红光,燎出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
再拿灯笼一看,薄而脆弱的身骨,裹着一根已经苟延残喘的蜡烛。
在孔明的手中,它是这般;
在清王朝的大殿外,它仍是这般;
在大观园的枯树上,它还是这般。
这般,只因没有那燎原的火种!
一刹那,火舌无数次地吞吐。吞进了这渐弱的残照,吐出了一片火红的朝霞!
可这火没有停息,它烧着,烧出了一个新的国家,烧出了一个新的民族,烧出了一只翱翔于天际的火凤凰!
我走过原野,顺着一条小溪。溪水漫漫。由远处漂来一根竹竿,我俯身捞起它。一切是这般熟悉——这便是我小时候用来提灯笼的那根竹竿。灯笼已经不在,而它枯败的身体上还留有被火燎过的痕迹……
后记
春天,嫩绿的芽儿再次破出了土壤。我用手指轻点了一下它的脑袋,它抖擞了一下精神,又挺直了身子。这厚厚的土,却仍旧压不住如此的新生命。而在它的暖翼之下,那些被埋葬被深深地保护着的东西,只是一堆挖不尽掘不完的废墟与灰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