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万里长城_1000字

长城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防御性军事工程。长城东起山海关,穿过高山,越过深谷,伸蜒于沙漠和草原,一直到达终点嘉峪关。全长1.2万余华里,故称万里长城。

长城的修筑是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步完成的。从修筑伊始到最后完成,历时2000多年,若把历代修筑的长城连接起来,总长超过50000公里。长城以其气势磅礴而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从卫星上遥瞰人类的家乡--地球,所见不多的建筑物之一即有万里长城的身影,她是中华民族艰苦卓绝、坚韧不拔、古老文明的象征。

在公元前五至七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大地诸侯争霸,战争频繁。为了防御北方草原强悍的游牧部落袭扰中原,位于北部的燕、赵、秦等国于要冲之地高筑城墙。秦始皇统一中国,将列国长城连成一线,从而形成西起甘肃临洮、东至辽东延锦万里的军事屏障,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古代工程奇迹。自秦以后直至明朝等各代都规模不等地新筑和增筑过长城。特别是明代,为了防止蒙古族崛起和东方女贞族人的入侵,朝廷采取"高筑墙"方针,对长城进行了18次大规模修筑,延续时间长达200余年,将历代土石城墙都改为条石城砖垒砌,工程艰巨浩大。到清代康熙帝决定采用"怀柔"政策,决心罢修长城。从此长城成为历史的遗迹。

长城不是一道弧立的城墙,而是由关城、敌楼、烟墩等组成的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历代修筑长城都依照"因地势用险要塞"的原则,关城隘口或建在山峡深谷、危崖绝壁之间,或建在河流转折之处,或建在交通要塞,以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到了明代,城墙防御体系极其严密,城墙以砖石砌成,高约10米,宽约5米,内为宇墙,外为垛口。墙上每隔30-100米建有敌楼,敌楼有实心和空心两种,平面有方形和圆型。实心敌台只能在顶部了望射击,而空心敌台下层住人,顶部了望射击。敌楼还有储藏军械、粮草的券室和运兵通道。在高居山岭的城墙上还垒砌有雕堡式烟墩,一旦战争爆发,位于前线的烟墩点烟报警,顷刻之间消息即可传遍全线,士兵通过能容十人并行的墙顶通道奔赴战场,从垛口进行射击。

历代长城沿线的交通要道上设有关隘或关城,并派重兵镇守,如明代设立"九边"重镇,即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等。这些重镇分区、分段把守长城。著名的关城有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等。

山海关南抵渤海,北踞燕山,位于河北秦皇岛东15公里。"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它是万里长城关隘的起点,"关内"、"关外"的分界处,与居庸关、嘉峪关并称为长城三大名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重镇。

居庸关在距北京50公里的昌平县境内,有南北两口,南为南口,北称八达岭。现存关城建于明代,是名将徐达督建的。关城位于长达20公里的深谷之中,因山势雄奇,自古即有"绝险"之称,是北京西北的门户。自金代起即被誉为"居庸叠翠"而列入燕京八景之一。

嘉峪关在白雪皑皑的祁连山之南,北为茫茫天际的荒野,占据"丝绸之路"的咽喉,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的终点,与东边的山海关遥相对峙,号称"天下第一雄关"。

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长城是中国的骄傲,也征服了世界。198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作文话题

1200字 万里长城 中国 长城 万里长城 山海关 嘉峪关 敌楼 修筑 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