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侯神韵_1500字
这里奇峰环列、风景秀丽、柳江如带、蜿蜒洄流,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民族风情于一身。在这块绚丽奇特的土地上,"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清澈透亮的柳江曲折迂回穿城而过,使这里得誊"世界第一天然盆景"之美称。拔地峭坚、林立四野的群峰,多姿多彩、令人神往的溶洞,还有浸润着历史风雨,记载着文明结晶的人文景现。“越绝孤城千万峰,江流曲似九回肠”,唐代诗人柳宗元的诗词是这里优美风景的真实写照。这是哪儿?这就是我美丽的家乡——柳州,一座具有着2100多年历史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我爱我的家乡,不仅因为她风景优美,是广西的轻、重工业城市,更因为她与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唐代柳州刺史柳宗元密切相关,并具有深厚文化底蕴。
柳侯公园是纪念曾任柳州刺史的唐代大文豪柳宗元而建,始建于清代宣统元年(1909年),里面有罗池、柳侯祠、柳宗元衣冠墓、柑香亭等景点。我们随绿的邀约在雾的导引下进入柳侯公园。沿林荫道前行,犹如走进了翠绿的天地。露珠在树叶上晶莹欲滴,薄雾温柔地拥我入怀。微风吹过,翠绿中仿佛飘起姑娘们阵阵窃窃的柔语。那一枝枝摇曳的翠竹和碧树,好似一个个面戴轻纱的姑娘,婀娜多姿。那些映入眼帘的穿着五颜六色彩裙从我身边走过的少女,身段苗条秀气如竹,在金色的阳光里,定格成盛开的剪影。看到这些真像感受了赵飞燕的神韵,柳宗元的气节,郑板桥的风骨,我的眼睛被过多的美丽所拥挤,所充塞,已经分不清哪些是林,哪些是人了!整个公园看上去像迷朦幽雅的水墨画,好像柳宗元与我们同行似的:那一抹淡淡的晨雾萦绕,那些挺拔的翠竹绿树,像一个个身穿翠绿衣裙、从雾中走来的美丽的柳州姑娘,水灵灵地跳跃出碧绿的画面,渐渐显露出修长风韵。我真想用公园里的翠竹做一支脆响的笛,让她流出七种欢喜随清风飘给大文豪柳宗元,让他听出我们对他的怀念和景仰,同时也让这些可爱的树林随笛声的美妙旋律蓬蓬勃勃地长成片片绿荫。
在“罗池”旁,一泓碧水,澄澈明净。罗池原是柳州城北的一泓野水,因柳宗元常在此散步,死后又托梦给生前部属欧阳翼说要把自己的庙建在此而出名。当雾霭慢慢散去时,我们看到“罗池”的睡莲在孕吐芬芳,周围那些挺拔的绿林也渐渐显露出它的真容,极欲跟睡莲联姻,向粼粼的碧莲频送秋波,而碧莲也随微风及时抛出媚眼,好似翠竹经不住美艳的撩引,情不自禁地倒影渗入清挺傲然的莲塘中,形成一片恩爱的绿韵,双方相依相伴,和谐生长,共同美化生存空间。同窗说,每当月亮升到东台山上空,倒影罗池水面,便构成柳州八景之一的绝美景致——“罗池夜月”。
绕过碧绿的罗池,我们来到充满绿荫和文化韵味的柳侯祠。柳侯祠大门的门联是唐代韩愈的诗句:“山水来归黄蕉丹荔,春秋报事福我寿民。”祠为红柱丹梁的三进古屋。头进会集了明清以来的石刻三十余块,壁间悬挂柳宗元生平资料及后人的书画作品。中厅有一座元代雕刻的柳宗元石刻像碑。在刻像旁的石刻中以“荔子碑”最为著名,碑文是摘自韩愈《柳州罗池庙碑》赞颂柳宗元的《享神诗》,字为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苏轼亲笔。唐宋三大文豪的文采神韵凝于一碑,所以人们称之为“韩诗苏书柳事碑”即“三绝碑”。厅里还陈列着一块“龙城石刻”碑,出土于明代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当时被挖出来的还有一把短剑故又叫它“剑铭碑”。碑上的字体是柳宗元的手迹。祠的正殿中央端坐着我很敬佩的柳宗元的塑像,只见他头戴褐公幞头,身着唐朝官服,手执狼毫,似凝神攻读状。“民心是个秤,那秤砣是老百姓。”柳州百姓因为柳宗元为民辛劳而崇拜敬爱他。我们来到祠后东侧柳宗元衣冠墓。这里松柏拥翠,绿韵似水,风过如琴,肃穆雅静。柳宗元逝世后,遗骸运回长安,柳州人便在柳宗元灵枢停放处葬下他衣冠作墓来怀念他。那庄严的“柑香亭”,是一座六角长亭,因当年柳宗元曾在此栽种黄柑并写有《种柑诗》广为流传,后人因此修建此亭。该亭碧瓦红柱,脊吻飞翘,牖格精细,花饰俊美,掩映于飘香墨绿的桂花丛中。
此时,阳光把婀娜的绿树,挺拔的翠竹,高洁的碧莲,雄伟的柳侯祠,映照得泛起点点绿意,洒在每位健康富足的柳州人脸上,也洒在公园那片充满生机的绿荫里。
啊,美丽的柳侯公园,愿你把柳宗元的神韵与柳州人民世世代代和谐相长,生长更多充满文化的绿荫、谱写更优美的绿韵!
与尔共歌:“南郊外鲤鱼崖在山半腰,拾级入洞,高低曲折,怪石玲珑,四面环通,皆可远眺,其奇更胜于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