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少年芳华,担起祖国未来-话题作文1500字
人们常说:“自古英雄出少年。”几千年文明传承,少年英雄如明珠般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十八岁的汉朝名将霍去病,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家国情怀为青年精神铺上底色;二十七岁的诸葛亮一诺终生,以讨贼兴汉的责任感为青年志向底色点睛。
中国从闭关锁国的清朝开始,不断受到列强的打压,虎门硝烟、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辛亥革命……中国一次又一次的被人狠狠地踩在地上摩擦,历史的伤痛与屈辱至死难忘。翻阅历史籍册,一桩桩一件件浮现眼前。蓦然回首,是用流淌的鲜血记载的历史,是歇斯底里的呐喊谱成的乐篇!
每一幕耻辱背后,都有着坚固且顽强的中国脊梁,支撑起无数华夏儿女的一片蓝天。陈独秀先生敢为人先,出版《新青年》,引起了一大波反响,开启了改变封建礼教的新征程。我尤爱鲁迅先生的文字,锐利的笔锋下是犀利的文字在流淌,是爱国的热血在翻涌,是满腔的豪情在迸发。《狂人日记》中写到封建迷信社会下,人们不相信科学,认为人血可以治病,于是乎变态到将人血制成馒头。《朝花夕拾》中写过,思想麻木的中国人在看到同胞被杀反而拍手叫好,是几近傀儡般无灵魂无精神无志气的一个个躯体。鲁迅先生下定了决心,放弃了医学道路,誓要在文学方面唤醒中国人的思想。他说道:“一个国家的人民身体羸弱可以医好,但是思想的懦弱无能需要文字唤醒。”同样,有太多太多的人在像鲁迅先生一样用笔锋刺杀敌人,用文字唤醒人民。他们不断努力挥动笔锋,不断努力想方设法地为衰微的中国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无数个夜晚,有无数的烛火燃烧,有无数个窗口长亮。灯火漂白了四壁,我站在历史的未来,时空错乱。蓦然回首,只见那人在灯火阑珊处。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是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真实写照。巧渡金沙江,爬雪山过草地……一路上,有无数个烈士献出无数个英雄的生命。爬雪山的过程中,有些战士穿的是棉鞋棉袄,也就起上区区一点御寒的作用,有哪里比得上外国人的皮靴和温暖的大衣呢?况且有极大部分的战士甚至没有棉鞋,他们只能光着脚前行。将近四十厘米高的雪堆把他们的脚冻得没有知觉,即使是冻掉了脚趾都感受不到。这是何等的悲哀!又是何等的令人敬重!可怜他们没有生在和平的年代,只能在极端的环境下保住性命,只因为了中华之觉醒,之崛起!他们的三餐总是以冻土豆,雪掺面粉来果腹。可他们哪有什么选择呢?他们也不过是一群普通人,也渴望和平的年代,温馨的生活。但为人民为国家,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不负国家唯负小家。
“老将不死,薪火相传。”从第一颗原子弹爆发到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的交接;从”杂交水稻”的问世到“青蒿稻”的研发;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都让世界见证了中国已非同往日,中国正以不可遏制的速度无畏进步!疫情以来,中国是全球唯一一个经济正增长的国家;三年以来,中国是第一个从美国手中夺回被囚禁人质的团结大国;两千多年以来,中国第一次使美国承认未来世界之林必将屹立东方的泱泱大国。而这每一步的前进都蕴含着无数工作者的心血,他们在灯火中凝望,在民族希冀中砥砺前行。
而今,时代的圣火已至于我们手中,这璀璨灯火,将交由我们来守护!“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我们,就是民族的希望。时代在变,年轻的面孔也在变,但爱国和追求进步的目标永远不变,红色基因的底色永远不变,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的精神永远不变。我们生在国旗下,长在春风里,定会痛并思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中华,等待我们新时代的开启。中国,等待我们新一辈的守护。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说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就如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中发光,不必等待炬火。
青年责无旁贷,青年当仁不让。今天的青年依旧如李大钊先生所说的“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今天的中国青年,依然在以滚烫的热血闯新路,创新生,与人民共风雨,为国家写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