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杜甫《送路六侍御入朝》:忽漫相逢是别筵-记叙文900字

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

不分桃花红胜锦,生憎柳絮白于绵。剑南春色还无赖,触忤愁人到酒边。

在阳春三月里遇见暌违四十年的朋友,乍逢又别,合该怨春色太好,触忤愁人。

这个在少年时就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人终是因为由盛转衰的时代背景而郁郁终老。他的一生太苦,先后经历了科举失败“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和战乱流离。年仅五十九岁就与世长辞。命运未曾眷顾过他,但生活的磨砺也成就了他沉郁顿挫的诗风。算是许给这个困苦一生的诗人的希望之光。这首《送路六侍御入朝》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唐军收复幽燕,史朝义自缢身死。延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虽然告一段落,但是已经激化了的各类社会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曾经因胜利而一度在杜甫心底燃起的欢快的火花,很快就熄灭了。这诗也是借聚散离合之情,写迟暮飘零的身世之感的。

在经过兵戈满地,流离转徙的四十年,与儿时好友重逢,“他乡遇故知”,这是多令人欣喜的一件事。然而聚散无期,还不知道下一次相逢的地点在哪里,甚至可能再也没有相逢的机会。离别的筵席上看到的风光是那样美好,桃花艳丽的像锦缎一样,纷飞的柳絮比棉花还要白,剑南的春色激起了诗人心中的愁苦烦闷。后会无期,离怀难遣,春色兀自明艳,而诗偏说是“不分”,“生憎”,恼怒春色“无赖”。

以春色的极致美好来反衬诗人心中无限的愁苦,令人心中平添了几分与诗人相同的感受,即使没有面临这样重逢又分别的场景,看着眼前春色,也会无端生憎吧。这种手法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体现。比如《红楼梦》。《红楼梦》中的女子哪个不是独具风格,娇美妍丽,曹公把这些女子刻画的入木三分,越是美丽,在消亡时越是让人心怀不舍,念念不忘,譬如香菱。一个多玲珑剔透的女子,被逼死的时候真是让人扼腕痛惜,心中悲恸,恨不能钻进书里,抓住这一缕芳魂,救她脱离苦海。

想起初中毕业的时候给同学写留言册,写的是高适的这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同样的面临送别,少年人想的是前路漫漫,何惧离别,何愁相逢?而已到中年的杜甫,送别儿时的好友,心里只有愁苦。或许只有到了人生的中间才能理解杜甫的这种感情,况且还处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下一次相见,或许就是阴阳两隔。这首诗需要到一定的年龄,经历过漂泊,经历过挫折穷困,才能品出一两分杜甫的心情吧。

其实杜诗更多的体现的是一种沧桑感,有国家的沧桑,和诗人经历困苦之后的沧桑,他秉持着文人儒生应有的气节,即使处在社会最底层,也不忘家国安危。苦难没有困住他,家国山河仍旧在他笔底绽放,生生不息。

作文话题

1000字 记叙文 杜甫 相逢 春色 杜甫 诗人 愁苦 相逢 心中 红楼梦 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