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而不盲,冷而怀赤-议论文900字
众生喧嚣的时代终至,声浪挟起浮尘在人眼前筑成屏障。当我们不能也不当回避也不能回避信息洪流,且令其入眼但不盲从,以冷眼作析但以赤心作择。
“巷议臆度”或是“俚语巷语”,在这个时代有了汇聚的平台,甚至有了号召的力量。故而,舆论在互联网时代显得更加响亮。“正义必须被炒作,否则它将被活埋。”于是舆论中有着正气与真实将人们带出乌托邦引向正途,这是我们应看到的,应跟从的。“将一个国家变成地狱的,恰恰是人们试图将其变成天堂的梦想。”于是舆论中有浮躁和趋利的倾向,我们应“不取”,不让自己成为压垮社会的最后根稻草。视之而不盲从,冷静但怀热情,这是我们在资讯爆炸中站立的资本。
的确,舆论在当今世界的力量强大而霸道,我们却更加不能堕入思想的囚牢。冷峻的目光和独立之思想是这个时代的人保有人格的前提。王小波说“某种程度上的单调和一成不变是不得不忍受的,但思想绝不能包括在内。”因为思考所以有差异,因为差异所以我存在,不是另一个个体的复刻。被舆论轻易裹挟,盲从或许导致人间失格的风险。
然而,个体对于资讯的态度不仅决定个体本体价值,更决定着群体的道德律,社会的价值观。所以我们面对资讯应怀有赤子之心,以普适性的价值观作出选择,以使社会风清气正。萧翁在《巴巴拉上校》中说:“人人有权争胜负,无人有权论是非。”若人有了论是非的权力,他实际上已经赢了,这便是当代舆论力量的写照。希腊众生疯狂,苏格拉底惨死;当代众生疯狂,网暴残酷血腥。在面对信息时我们必须怀有道德明珠-颗,以赤子之心将其重见光芒,照破虚伪,照破青山万朵。
看见舆论与资讯背后的真相当然是困难的,我向需要一双冷眼将自己的热血施向正路。太容易盲从的根本原因是个体内心深处的空虚感。信息资讯涌来逼世界加快节奏,个体在忙忙碌碌的被动接受中无所适从。“一个人有两个我,一个在黑暗中醒着,一个在光明中睡着。”纪伯伦对人的选择作出建议。我们何不将自己从事件中剥离,冷峻地分析其中成败兴坏之理,从中得出真实有益的内容来弥补时代留下的空虚的后遗症,同时尽到自己生而为人、生而为群体中的个体的责任。看见但用冷眼观照,冷眼但亦保留赤子之德,我才能以尘埃之微补益山海,以茧烛末光增辉日月。
我以冷眼对嘈杂,我以赤心守正途。然后我行路,共四海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