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古于心,推新于形-议论文作文800字
彼时疟疾正是困扰全人类的一个梦魇,人们为了克服它用尽解数,却只换取千百年的徒劳。屠呦呦女士从《抱朴子》中撷取灵感,用现代手段另辟蹊径,终于提炼出了青蒿素,从此为大地播撒福音。
这其中折射的,既是古老智慧的显灵,又是现代创新的成功。这是对传承和创新关系的最好诠释——优秀的传统作为经验和源泉,巧妙的创新作为动力和武器,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为只有化古于心,推新于形,方可水到渠成,清风自来。
翻开历史的皇皇典谟,我们发现,传承与创新从来是对立统一、不可分割的并蒂莲。那些唯古是从者,早已被后浪拍在了沙滩上。魏晋南北朝风靡的骈文,拘泥于传统所喜的翰藻波涛却不知革新,终在古文运动中被新式实用散文取代;固守传统一板一眼的昆曲,停止了茁壮生发、与时俱进,终被融会贯通的京剧挤到戏台子一边。由此可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没有创新的泥古只会是一潭死水,乏善可陈。
鉴于泥古之害如洪水猛兽,便有人开始割断历史脐带以自立新的王国。然而,这种斩钉截铁的蔑视只会是矫枉过正,过犹不及。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分子高喊“打倒孔家店”,重蹈秦王焚书之覆辙而排出传统的新文化,却在诞生之初无比苍白,透露出一种历史虚无主义的气息。国学的伟岸至今未恢复元气,可见这种对传统的傲慢遗害深远。因此,抛下传统谈创新,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无异于作茧自缚。
回到今天,站在往昔与未来的十字路口,我们应如何处理传承创新的关系,答案已然浮出水面。传统是文明的黏土,离离原上草从中生发;创新是时代的清渠,源头活水要从中汲取。“化古于心,推新于形”——只有内化传统智慧、不懈创新前进,方无悔于“推陈出新”这四个字里无比深重的内涵。
要实现这一切,离不开我们本昔文的坚守和铸新知的魄力。“江山代有才人出”,不是后辈理所当然地安居古典庙堂,而是要守着这方本营,开疆拓土,让文明的国度在新的时代里也阡陌交通,繁花四起。
卡尔维诺说:“我们都是历史中的人。”在历史长流中,传承与创新从来齐头并进;而现实语境下,诠释古学与创立新知也不该偏废任何一方。传统的土地以其一贯温婉的目光送我们向前,创新的清风将载我们扬帆起航。
化古且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