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默者-高中议论文1000字
莎翁曾言:“谣言是一只凭着推测、猜疑和臆度吹响的笛子。”在这个病毒肆虐的日子里,推测、猜疑和臆度在惶恐中诞临,在网络上散布,在交际间翩跹。谣言在舒适的襁褓中孕育,在贪婪和攻讦中成长,在人民心间恣肆,却也在思考和确证前消逝。但真理往往混杂在泛滥的谣言之中,那么我们无妨做一个“沉默的大多数”,用静默和思考的力量去沉淀谣言。
谣言滋生于贪婪,仇恨与恐惧。奥尔波特在他的《谣言心理学》中将谣言分为三种:夸大危害、制造仇恨、提供希望。恶商将前者播种于恐慌,上千的消毒液和售罄的药品让利益如江水般注入;仇恨者用中者宣泄着自己的一腔不满,在“鄂A”车主的哭嚎中洋洋得意;软弱、无能的组织渴望用后者继续弥盖过错,在严峻的现实面前“掩耳盗铃”。谣言如同一名训练有为的外交官,斡旋在求利者和公众间,在“人血馒头”和“白色幻想”间壮大自己。
蔓生的恐惧和欲求给了谣言力量,它开始着手发挥它的威力。在心理学界有一个著名的谣言公式:谣言的力量等于个人的重视度乘以模糊度。因此这个严峻的社会问题背后,折射着每一个人的影子。“起初没人在意这场灾难。直到它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严重的疫情破坏了线下活动,演唱会的停止、影片档期的推迟、学校的封闭、各种球馆的封锁让原来散逸四处的注意聚焦于自身安全,关于疫情谣言的重视度前所未有,模糊的信息令谣言更似真理。漫步街头,你能看见手提“双黄莲口服液”的大妈笑容攒聚;畅游网络,从“谁吃蝙蝠?”的不满到“吃野味的都该死”的谩骂,令你心中一寒;谣言和辟谣漫天传播更是令你晕头目眩。理性与常识在偏方与幻想中崩坏,“专家与学者”如春笋般冒出。是时你才能明白为什么昆德拉会说“历史总是喜欢开怀大笑的。”
然而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实前,你不应该是个孤高自恃的俯视者。荀子有言:”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但诚如如《乌合之众》所言:“人们往往高估自己的真实水平,越是没有明确评判标准的领域,人们越是会高估自己。”真正的专家与研究者是稀少的,人类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实。你匮乏的知识带来的判断可能往往事与愿违。“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所以不妨学会做一个静默者,风波往往止于平静而非反向的搅动湖水。
但做一个默者并不意味着旁观与沉默,这样你只是一个看客。“思考是沉默时最大的力量。”我们停止传播,但我们可以辨识,制止谣言。疫情之下,并不只有欺瞒和诡诈。我们有奔赴前线的逆行者,有鼎力呼号的吹哨人,有火神、雷神、钟南的“三山”压进,也有二十四小时不停呼告辟谣的公信媒体。我一直钟意这这么一句话:“我明白我们将不得不面对这次疫情的后果,也必须冷静地去寻求之后的措施与进行反思,但在这些帮我们‘过关’的人们面前,我只想分享我的乐观与感谢。”我们可以为他们呼号。
善用自己的沉默,也善用自己的思考。毕竟“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也没有一个春天无法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