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诗意的翅膀-议论文800字
古希腊哲学家有言:“未受审视的生不值得度过。”在审视我们打量世界的方式时,人们产生了理性与诗意之辩。在我看来,我们应当乘着诗意的翅膀,以审美的目光打量身外的大千世界。
正所谓“人,诗意地栖居”,以诗意的眼光看待世界,自然能创造出饱含诗意与情趣的精神财富。辛弃疾的一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将青山赋予了人的情态与思想,进而表达了自己的飞扬文思。这正是以诗意的眼光打量世界的成果。又如王维的“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李清照的“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他们将自己独特而有诗意的眼光完美地融入了优美而有意蕴的笔格中。这不仅成就了他们诗作的千古美名,更为诗意的情感表达,审美的人文关照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诗意与审美的目光,不但能为人们的精神世界提供丰富的底色,其在社会生活中的调和作用同样不可小觑。古希腊的智者学派注重雄辩术和修辞学,以逻辑思辨提出了许多大胆新颖的观点,与惠施一样,在众多激烈的辩中,他们能凭借严谨的论证和绝妙的口才,成为争辩的“胜利者”。然而,这种逻辑思辨之风的盛行,逐渐导致古希腊社会重利主义与主观主义的泛滥。此时,苏格拉底提出的“美德即知识”成为调和社会氛围的一剂良方。如果单纯地追求逻辑的严谨,那很可能会滑向“智者学派”的理性极端,因此社会生活中“诗意目光”的调和有其存在的价值。
不可否认,理性的目光与诗意的目光其实不是两种完全对立的看待世界的方式。如果能将二者融合为一,便极有可能迸发出耀眼动人的思想火花。陈与义在诗句“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与我俱东”中,含蓄地表达了事物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哲思;王安石的“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蕴含了矛盾双方相互渗透,包含,转化的理趣。
诚然,将理性的内涵注入诗意的表达之中,能让诗意增添可贵的哲思。但诗意的目光也许是人类所具有的最美好而浪漫的看待世界的方式了。在诗意中,我们看到青山的多情,看到乱石的喧闹,看到了鰷鱼自由自在的快乐。
我愿以诗意之眼,好奇地打量这丰富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