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礼兴邦_关于礼仪的作文1600字

2016年3月,网曝,中国游客在泰国就餐时用盘子铲虾,场面混乱,造成大量浪费,整个餐馆一片狼藉。”“2015年1月,某中国游客对泰国空乘人员泼开水,导致航班中途返航,全机乘客时间因此延误。”“2013年3月,马尔代夫某度假村经理宣告拒绝向中国游客提供热水壶及热水服务,原因在于中国游客经常直接使用水壶煮泡面,导致其难以清理而存在安全隐患。

自2013年丁锦昊事件曝光,各种关于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的负面报道层出不穷,我就不理解了,为什么素有礼仪之邦雅称的中国现在的国际声誉,急转直下,向来文质彬彬的华夏同胞所到之处如飞蝗过境?我反思,反思我们除了给别国带去消费力的同时又带去了什么,难道真的如同那些心怀鬼胎的人嘲讽的那样,这是我中华民族的劣根性?

不!我坚决拒绝这样的答案,我泱泱华夏,幅员辽阔,纵观历史,从三皇五帝之时起,上上下下浩浩荡荡如滚滚黄河川流不息,五千余年;横览社稷,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雄踞亚洲之巅。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唯有我中国未尝泯于埃土,为什么十九世纪中叶的坚船利炮始终无法敲碎我华夏同胞的心?在这块辽阔的土地上,什么都可以分裂、诀别、遗失、湮灭,唯一断不了,挣不脱的,薪火相传的,血脉相融的,就是文化。如果我将文化比作一根麻绳,礼,这个字毫无疑问,是其中最粗壮的一股。

伴随着原始宗教形成之后,礼仪二字便被赋予了深远的含义。可以说它是黄河流域文明摆脱茹毛饮血而真正担当起“文明”二字的凭证,它是原始人类将对对自然的畏惧承转给鬼神的体现,它是古代帝王巩固封建地位加强专制的权柄,它也是现代社会约束你我,定下的道德规则。

试想,若是没有刘玄德的礼贤下士,就没有赵子龙单骑救阿斗,就没有张翼德长坂坡退曹军,就没有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就没有马超、韩信、英布之勇,就没有黄忠定军山之役,更就没有五虎上将同为一人帐下的佳话。

五虎将是如此,孔明则更是如此。腊月的隆中,大雪飘零,刘备虽非贵为九五,却也是帝王之胄,纡尊降贵,寻至草庐,将卧龙唤醒,隆中一对,远瞩高瞻,预知天下三分鼎;鞠躬尽瘁,飘落秋风五丈原。

历史中因礼而流传下来的佳话比比皆是,但历史毕竟是过去的事,它所存在意义是让我清楚明白什么重要而什么不重要,我们不能沉湎于历史,就像我们不能永远活在天朝大国,礼仪之邦的梦境里,这也是我为什么会拾起桌上的笔,写下这样一篇文章。我们应该面对现实,现实就是:几十年前,有人送给我们一块刻有东亚病夫的牌匾,却被李小龙一脚踢碎。几十年后,又有人妄图辱我中华儿女炎黄子孙,我们,应该怎么做?

避开古代一些繁文缛节不谈,孔子在千年前已经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曰:‘是礼也’。”孔子去鲁国的太庙,每有不懂的事情就会问,于是就有人嘲笑道:谁说他懂得礼节啊,在太庙里每件事都要问,孔子回答说:这就是礼啊!是啊,这就是礼,圣人无常师,即便是孔子也会有未曾涉猎的知识,文化何其丰富,礼仪又何其多,当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冲突,当西方的低声细语与东方的高谈阔论相矛盾,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入乡随俗,尊重当地文化,这本身就是一种礼。

宋濂在东阳马生序里也告诉了我们一种礼。“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遇到老师的批评和斥责,颜色就更恭敬,礼节就更周到,不敢说任何一句话来反驳,等到老师心情变好再去请教问题。这也是一种礼,它叫尊师重道。其实学习就是这样,如果我们不能对知识抱有一颗敬畏之心,它也不会心甘情愿地随我们而去,如果我们不能对老师抱有应当的礼节,又怎么奢望老师对我们的关爱?礼节是一种态度,态度决定了成败。

还有一种礼,叫第子规。“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帽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不论是衣食住行还是尊长幼之序,数千年前便已有人修了一座灯塔,屹立千年,即便是今天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关键就在于,我们看,或是不看它。

我想再回到之前那个问题,我们除了给别人带去消费力还有什么?我希望是文明,是兴旺。诚如是,则邦国可兴!

作文话题

1600字 兴邦 礼仪 孔子 一种 太庙 礼节 中国游客 华夏 老师 礼仪之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