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委要求一年级严格执行“零起点”教学

  东方网通讯员焦苇、记者刘轶琳2月19日报道:今天是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全市近150万中小学生度过一个温馨的寒假后开始上学。继小学“快乐活动日”探索之后,市教委将推出两项具体措施,切实减轻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一年级严格执行“零起点”教学,即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进度实施教学,防止出现盲目追赶进度的抢跑现象对学生的正常学习带来冲击,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学业评价严格实行等第制。本学期在黄浦、金山两区的小学进行试点,2013年秋季起将在全市实施。

  目前社会上不少“准小学生”家长抱着期望自己的孩子上小学后能脱颖而出、“不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态,纷纷让还在上幼儿园的孩子就学习英语、拼音,认字、读字甚至写字。由于一年级新生入学时学习“起点”参差不齐,令小学教师大为头痛,只能采取根据班级里大部分学生的情况开展有效的教学,再对部分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的教学策略,以至于给家长一个错误信号:新生入学前一定要有相应的学习基础。于是,针对学龄前儿童的英语班、拼音班、思维班等学前培训班应运而生,十分火爆。为遏制这种趋势,还孩子快乐的童年,市教委将要求全市所有小学严格执行一年级新生“零起点”教学,严格按照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开展教学,不随意拔高教学和评价要求,不随意加快教学进度。

  自本市探索实施义务教育学生学业质量综合评价绿色指标以来,学校、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再仅仅聚焦于学生的成绩,同时还关注学生的负担、师生关系、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状况等方面。随着教育质量观的进一步转变,今后“分分计较”的考试评价方式将不再是学生和教师的“紧箍咒”,等第制评价方式也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中采取等第制评价方式,有利于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激发学习兴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学期起,市教委将加强对全市小学校长和教师相关内容培训,确保学校教师严格执行上述要求。同时希望广大家长积极支持配合,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建良好氛围。

  (原标题:沪教委要求一年级严格执行“零起点”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