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背唐诗 生活新体验
图:机器人宇航员“小天” 大公报记者夏微摄
随?机械化与智能製造技术的日新月异,工厂机器作业减少了用工成本,新闻事件的採写也因为机器人的“代笔”而提高了效率……不少人认为机器人是在和人类“抢饭碗”。不过,也有一些人表示,机器人不仅增加了人们的生活体验度,更解放了人类去做更有创造力的事情,只要运用得当,人与机器可以和谐相处。
“我想背唐诗!”“好的,空山新雨后,该你了!”“天气晚来秋!”“真聪明”……在SRSHOW2015中国国际服务机器人展上,一款拟脑机器人备受孩子和家长们的喜爱。这款机器人对语音的识别度极为敏感,儿歌、故事信手拈来。而且这款机器人可以通过手机终端与家长实现异地实时视频对话,让家长随时了解孩子情况。
另一边,一款名为runbone的耳机不仅能够播放音乐、实时监测佩戴者生理指标;最为神奇的是,这是一款骨传导耳机──不用耳朵也能听音乐。所谓骨传导就是将声音转化为不同频率的机械振动,通过人的颅骨、骨迷路、内耳淋巴液传递、螺旋器、听神经、听觉中枢来传递声波。参观者把耳朵堵上后,听觉体验反而更加清晰。这样的设计可以把耳朵解放出来,降低了因为塞入耳机而未能察觉外界危险声音的概率。
除了这些日常生活中的机器人外,今年的国际工业博览会上,航天员“小天”来了一个惊艷亮相。未来,空间站原本需要航天员执行的危险系数较高的任务就由“小天”代为操作了。据悉,未来“小天”不仅可在空间探测等无人环境中替代航天员执行复杂的操作任务;还可用于爆炸、地震等事故现场的救援,以及核电站设备的检修维护等。
(记者 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