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青年好网民”优秀故事征集活动来了!快来为上海好网民点赞

  

  第三届“中国青年好网民”

  优秀故事征集活动

  正在火热进行中!

  经过一个月的广泛征集

  有16个上海选送的好网民故事

  进入了终选环节

  快来为他们点赞吧!

  

  

  这其中,有捍卫意识形态安全的网络斗士,有积极创作正能量文化产品的青年新锐,还有纠正不良用网行为的清朗空间守护人……

  他们的故事是当代青年

  践行好网民要求最生动的体现

  值得我们每个人向他们学习

  为他们点赞!

  

  接下来,就赶紧来了解一下

  咱们上海选送的这几位好网民

  和他们的优秀故事吧

  ▼

  社会正能量

  卢平平

  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党委宣传科科员

  

  编号:58802

  作为国家公派赴非洲坦桑尼亚的留学生,卢平平建立并运营微信公众号“坦桑平”,通过自己在非洲留学的实地调研和所见所闻,向国内研究非洲的学者和爱好者客观介绍非洲发展现状并且传递中非人民的真挚的友谊 。“坦桑平”粉丝量近千人,撰写文章近80篇,多篇文章被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官微、澎湃新闻、凤凰网、搜狐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官微、《华东师范大学报》等媒体转载和传播,卢平平本人也在CCTV新闻节目中出镜。“坦桑平”成为国内非洲自媒体研究的小小符号之一。

  陈洁婷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

  

  编号:77941

  未成年、性侵、智障妇女……2018年12月,知乎上一篇“我最讨厌办强奸案”的文章在短时间内迅速登上热搜榜,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获得1,058,695人次的阅读量。不是虚构的网文,也不是热点炒作,所有的内容,全来源于作者陈洁婷真实的办案经历。从2018年1月起,她以学习笔记的方式,将自己累积的业务资料进行推送。随着她的带动,越来越多的检察青年加入到利用新媒体进行知识分享的领域之中。他们成立“检者荣耀”知识分享平台,用短视频、语音授课等形式,共享业务学习资料与干货,并在“上海检察”等官方公号上,开辟“周末侦有料”专栏,以普法为己任,坚持用原创文章以案说法。高墙内小人物们的悲欢离合,触人心弦,发人深省,而陈洁婷依然在持续地用自己的笔,来记录他人的法律人生。

  赵洁琼

  华东理工大学团委宣传部部长

  

  编号:12490

  作为学校团委官微“小花梨”的负责人,赵洁琼带领“小花梨”用青年语言贴近学生,聚焦信息服务吸引学生。“小花梨”取自校名简称“华理”的音译,寻找到了“梨”这个形象承载物,迎合华理学生的审美偏好,一经推出,迅速获得青年学生的认同。“小花梨”卡通形象经过全校师生投票产生,并申请了注册商标保护。运营团队还自主设计了200余个衍生形象和70余种周边纪念产品。经过赵洁琼和“小花梨”运营团队的不懈努力,“小花梨”微信公众号长期位于全国基层团组织微信公众号综合影响力排行榜前30名、多次近入全国前10名、上海共青团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排行榜(学校类)前2名,个人荣获2017年度“全国学校共青团新媒体先进个人”称号,带领“小花梨”荣获2018年度“上海十大共青团微信公众号”“上海十大人气共青团微信号”等荣誉称号。

  刘思媛

  上海市静安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科员

  

  编号:98083

  刘思媛是一名来自上海市静安区的网宣员,自2015年加入网宣队伍以来,她一直坚持创作网评文章,热心舆论监督引导,积极通过网络发声,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为引领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网络文明积极贡献自身的一份力量。她于2016-2018连续三年度获评上海市组织系统“优秀网宣员”,还被评选为共产党员网2018年优秀作品作者。目前,刘思媛已撰写网络评论文章70余篇,其中多篇作品发表于人民网、新华网、共产党员网、东方网等主流媒体平台,还有作品获《中国组织人事报》、《组织人事报》刊载。《从“舌尖味道”看人才制度建设》一文被评为2018年第一季度优秀作品。在她最大化发挥个人宣传力量,扩大正面宣传的影响力的同时,她还组织号召身边同事亲友参与转发评论,带动身边人共同维护网络正义与安全,扩大网络正能量的影响力。

  李诚

  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政治处宣传科民警

  

  编号:48974

  李诚是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政治处宣传科的民警。2017年10月,作为全新的尝试,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会同松江区电视台联合推出了融媒体电视节目《松江警务报道》,李诚正成为了《松江警务报道》的主持人,他从当代青年的视角来为《松江警务报道》如何在青年群体中得到广泛传播制定规划,将传播途径瞄准了新媒体,在微信、微博、腾讯视频、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推送。面对警队中每天发生的形形色色的案事件,李诚手拿着“放大镜”,挖掘大事小事中的闪光点,从火热的公安工作实践中挖掘最感人的故事。他将真实案例改编成微电影,通过短片的形式,李诚可以将以往较为严肃的主题,以幽默诙谐的新形式呈现出来,群众们更爱看,传播和宣传的效果也就越好。节目内容曾多次在上海市公安局的新媒体平台上推送,传播效果良好,受到了一致的好评。

  肖阳

  虹口检察院办公室办公室副主任

  

  编号:51504

  检察官可以做网红吗?虹口区检察院里就有这样一位网红,翠花、翠大妈、翠老师…这些都是大家送她的“江湖名头”,这位翠大妈就是虹口检察院办公室副主任肖阳。2017年底,还在公诉科作为一名检察官助理办理案件的肖阳,接到了一份“片约”:一个讲“套路贷”的小视频。办公室的小伙伴们“盯上”了平时喜欢在朋友圈发自黑表情包的肖阳,而她也没有多想,爽快的答应了下来。于是,就有了后来拿奖拿到手软的《虹检小剧场——套路贷之祸》。2018年4月,肖阳来到办公室负责宣传工作。做了宣传之后的肖阳早早地遭遇了“发际线危机”。但是,付出也有回报。2018年,虹口检察院新媒体始终位列上海检察“互联网+指数”前列;2018年9月,区院被评为二〇一八年度全国检察宣传先进单位。年底,她荣立2017-2018年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个人三等功。在检察宣传这条路上,肖阳思考不停,努力不停。

  公益慈善

  郑一

  独立日ceo

  

  编号:96771

  郑一,一个有情怀、有底线的“双有”创业者。90后/连续创业者/深度受虐狂,是他的“标签”,创业这条路很苦,但想象不到在这和平年代有什么比创业更激动人心的生活方式。从大学时代起,他似乎就从没消停过。身为“斜杠青年”的他组网球社、做义工、干兼职、开广告公司,他永远不满足于一种定位、一种身份,看似各种不同的生活体验给郑一带来的是比同龄人更深层次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规划。他从自身找兼职的经历出发,开创了互联网兼职平台——“独立日”,从几个人的团队到130人的队伍,从几十平的办公场所到1000多平的独立办公室,郑一带领独立日,连续多次获奖无数。每个时代都会有属于那代人的工作形态,他坚信,在中国一定会诞生一个新的巨大的工作平台,链接灵活的用工需求和想要自由支配工作时间的年轻人。

  姚智聪

  上海师范大学学生

  

  编号:37315

  姚智聪是上海师范大学的一名普通大学生,同时也是香樟缘远程教育工作室的负责人之一。她带领着她的团队通过互联网,在上海师范大学英语相关专业的学生与山区小学孩童之间建起一架桥梁,为这些小学生带去一节节生动有趣的英语课。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贫困县教育脱贫是姚智聪的理想,同时也是香樟缘远程教育工作室的前进方向。与香樟缘远程教育工作室结缘,是姚智聪大学时光中最为幸运的一件事。姚智聪带领着她的团队,通过上海师范大学提供的信息教室,一个摄像头,一个麦克风,搭建起香樟缘云教室。每周通过直播的形式,连线山区小学学生,让上海师范大学相关专业的学生,为当地小学生进行1-2节英语授课,让孩子们聆听更充实的课程,见识更多彩的世界,看见更广阔的天空。在未来,姚智聪希望在她的管理下以及工作室一干工作人员的努力下,香樟缘远程教育工作室,能够为更多的贫困县、贫困山区的小学生带去一堂堂生动有趣、开拓视野的英语课程,继续可持续发展,为促进教育脱贫、教育资源公平共享贡献重要力量。

  网络治理及网络安全

  徐伟

  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政治处宣传科民警

  

  编号:96932

  2019年2月18日晚,青浦一女子在微信朋友圈内发布一段视频,其中自称晚上喝了酒开车,“酒驾求被抓”。该视频严重挑战公安机关执法权威。当事人发布视频后仅半小时,分局舆情处置专业行动队迅速掌握该起舆情。作为团队核心成员,徐伟立即会同队员开展分析研判,随后,牵头启动舆情处置机制,立即开展事件核查工作。当晚,将发布者传唤至派出所进行酒精测试,此时距离舆情发现仅1小时。经测试,金某属于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违法行为。在处罚决定作出后,他敏锐把握到此次负面舆情的正面宣传点,立即编辑制作警示短视频和新闻稿件,依托市公安局“警民直通车上海”的抖音短视频、新浪微博等视频平台创新发布形式,通报处理结果、有力震慑不法行为。相关视频点击量近2000万次、点赞数逾66万次,成为“网红”视频并被今日头条、抖音短视频热门推荐,新华社、紫光阁、共青团中央、人民网等多家自媒体大号迅速跟进作了转发,并有央视《新闻直播间》等新闻栏目相继播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2018年9月,首届进博会举办地国家会展中心发生一起舆情,事件相关转评量超过3万余条,并登上微博热搜榜。该起舆情发生后,他立即参与此次负面舆情处置工作,迅速对该起事件进行分析研判。第一时间妥善处置该起负面舆情。作为“青浦警坛”官方微博、微信运营人,他长期用心运营官方微博微信过程中,有效拓宽网上违法线索举报渠道,尝试构建互联网端“群防群治”的积极探索。

  产品创作

  王少华

  上海市奉贤区金汇镇新闻传媒中心副主任

  

  编号:62058

  “网红短暂,但网络永恒,我们的偒傣文化必将延绵不绝”。这是上海市奉贤区的“本土网红”王小弟对《偒傣微课堂》网络宣讲团成员发出的号召。王小弟,本名王少华,现任奉贤区金汇镇新闻传媒中心副主任,是一名土生土长的金汇人。早在2012年,金汇的本土方言“偒傣话”被证实是拥有最多元音的语言。去年,王小弟转岗到金汇镇新闻传媒中心,成为了一名宣传工作者。为了扩大宣讲的覆盖面、增强偒傣文化的影响力,他尝试着当起了“主播”,拍起了微视频,一部《偒傣微课堂》便应运而生。这部操着偒傣方言的微视频很快涌现在奉贤人的网络朋友圈里,一下子捧红了主播“王小弟”。今年,王小弟将带领着他的“网红团队”打造新栏目《偒傣小新闻》,将金汇本地发生的小故事、小动态都播报出来,用偒傣的声音吸引更多人“爱我金汇、美我金汇、强我金汇”。

  石景宇

  上海广播电视台主持人

  

  编号:27332

  本职工作是一名新闻主播的石景宇在2015年作为媒体团干部的代表,挂职于上海团市委宣传部。2016年,上海团市委宣传部正式成立了第一个工作室,青春上海·景宇工作室,旨在利用新媒体以及融媒体的力量来做好上海青年人的思想引领作用。工作室自成立以来,推出了一系列贴近年轻人的街采视频《青声说》,这些视频陆续在青春上海公众号上发布,受到观众的热议和喜爱。从第一期播出至今,已有多个视频点击量突破十万,《青声说》这档节目也成功走进了上海广大青年心中。石景宇负责每一期节目的采编播所有流程。从前期的策划,到拍摄的人员安排,再到实地采访拍摄,最后到后期剪辑都贯穿其中。此外,在业余生活中,他也积极发声,利用业余时间,多次主动给团中央“青听”栏目录制音频,用自身的行动感染青年人,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去传播积极的声音。

  徐一凡

  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宝山区税务局团委书记

  

  编号:90580

  2018年的夏天,一首《确认过眼神,我们是税务人》MV在税务青年的朋友圈内疯传,唱出了税务人“兴税强国”的初心和使命,展现了新时代税务青年不断奔跑追梦的精神风貌。同年7月,共青团中央新闻联播报道了该视频在B站发布后大受好评的消息,称其“洋溢着青春气息,展现新时代年轻人的风貌”。这一视频的主创团队负责人名叫徐一凡,她也是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宝山区税务局的团委书记。曾担任过“宝税之窗”微信公众号小编的她深知,“互联网+税务+青年”三者融合会迸发出怎样神奇的力量。在宝山团区委、上海税务团委和宝山税务党委的指导下,她成立“税小宝”新媒体团队,他们撰写的微信稿件曾在多个平台发布,也获奖无数。今后,徐一凡还会继续用好“互联网+税务+青年”这一法宝,不断推动税收改革,改进服务模式,传播更多青春正能量!

  陈磊

  上海壹秋山视觉空间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混子曰”微信公众号创始人

  

  编号:2203

  在中国,也许有很多人叫陈磊;在网络上,也许有很多网民叫“二混子”。不过,这位陈磊,这位“二混子”,是一位有500万粉丝的“网红”,一位扎根上海的“80后”漫画家。近些年来,他用自己的画笔,在微信公众号里、在热销大卖的图书里,用诙谐幽默的漫画,讲述人类和中国历史、当今社会热点,乃至各类科学常识。简单的说,陈磊正在做的事大概就是用漫画去解决“各种不明白”。他的漫画,画风也挺“二混子”——人物都是“萌贱萌贱”,“还挺丑的”。再加上“段子手”的叙事风格,满眼都是“皮一下很开心”的轻松幽默。诙谐的表达,讲的却都是严肃认真的话题。“二混子”是从讲历史开始被网友认识的,陈磊画出的四集连载《如果东周列国是一个班级,这事儿就好理解了》广受欢迎;2017年建军90周年,连环漫画《极简解放军史:简到崩溃,笑到流泪》被大量转载,在朋友圈掀起一轮又一轮的刷屏。后来,他也开始讲各种热点,例如给粉丝介绍《G20的前世今生》,帮大家捋清楚《国际货币组织&基金银行,哥俩到底管啥的》…… 二次元只是视觉语言,内核是知识。如今,他有了团队,却不甘于满足,他期待他的团队成为一个知识集散地,让更多人来获取知识。

  庄宏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学博士、眼科主治医师

  

  编号:90366

  写公众号,贵在坚持,特别是以个人执笔为主的公众号,容易因个人因素而中断写作。但庄宏注册的公众号“眼界聚贤庄”,自2016年9月初诞生以来,从未“断更”过。两年多的时间里,即使他面对医学临床与科研的多重压力,风雨无阻,坚持创作、发布了原创图文70余篇。庄宏创作了一个《眼博士讲科普系列》。写科普文,要做到文字通俗易懂,穿插解释性的配图,同时要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思考疾病带来的困扰。他从理论分析结合临床实践,推出了许多文章,为不少读者解疑答惑。眼界聚贤庄的科普文,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要结合时下的热点事件,向大众普及医学知识。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级地震,举国关切。眼界聚贤庄在8月9日晚,就发布《心系九寨沟|地震灾害中的眼病救治》,发出眼科医生的声音:抗震救灾过程中,在抢救生命的同时,需要关注眼部损害的防治。庄宏始终认为,只有趣味的医学知识,好玩的内容,才可以传播得更远,更深入人心。

  蒋梦娴

  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研究室)副庭长

  

  编号:68896

  已是晚上八点多了,上海宝山法院微信公众号的作者群里好是热闹:“马上要3月15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了,大家看看,谁能写一些消费者权益保护主题的普法文章?文笔要轻松一点的哟!”蒋梦娴笑谈,这是微信群里经常发生的场景。作为这个作者群的群主、上海宝山法院审判监督庭(研究室)副庭长、法院官方微信公众号的主编,她负责微信公众号文章的策划、约稿、审稿、推广等工作。2018年年初,蒋梦娴建立了上海宝山法院微信公众号的作者群,她将所有为公众号写过文章的作者都拉进了群里。一开始,群里只有零零落落几个作者。慢慢地,作者的队伍越来越庞大。到2019年3月,上海宝山法院的微信公众号已经每周都能推送2-3篇原创文章,而且平均阅读量超过500。《法官说法》栏目以轻松活泼的文风为读者讲解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问题,《宝法案例》《宝法执行时》栏目生动地讲述法院审判执行一线的真实故事,《宝法人物》栏目为读者介绍上海宝山法院里那些专业敬业、积极阳光的司法工作者……蒋梦娴骄傲地说,每一篇微信文章,都是精品!

  梁吉成

  上海工艺美术学院学生

  

  编号:68465

  2019年3月,梁吉成的事迹在人民日报,青年报,上海发布,上海教育,青春上海,成才与就业等媒体广为扩散,搜狐视频专门制作专题视频“大学生专注3D数字游戏获国家奖学金”,同时创作连载漫画《T家族》。梁吉成从一个普通大学生到世界技能大赛3D数字游戏艺术国家队成员再到助理教练直至和他的团队创作了网络连载漫画《T家族》,将自己从一个游戏爱好者到制作者,从对行业的憧憬到对行业的愿景传达给大家,弘扬正能量的价值观,为游戏良性制作带来积极影响。他认为,青年一代既要给这个世界带来新鲜的元素,又要本着建设的初衷,做有益的事情,传播正能量。他渴望能通过这个名为“游戏”的媒介,传播这种思想,让更多的人能因为游戏而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他们和你我一样,是最平凡的网民

  却以最朴实的方法打破时间与空间的距离

  感染了无数和他们一样的网民

  快来为他们献上你的力量

  为他们点赞吧

  点赞方式

  01

  进入微信公众号“学校共青团”

  (ID:tzyxxb),点击左下角“互动”菜单栏中的“好网民”子菜单。

  

  02

  进入第三届“中国青年好网民”优秀故事征集点赞界面,点击“我要点赞”

  

  03

  你可以在搜索栏输入编号或姓名进行查询,或者在导航栏选择“好网民”类型,点击图片查看候选人的详细故事。

  如果你被他们的故事打动,点击照片下方“点赞”按钮吧!

  

  每个微信账号

  每天只能为同一个候选故事点赞一次哦

  

  

  第三届“中国青年好网民”优秀故事征集活动由共青团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主办,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承办,依托组织推荐和网络自荐的渠道,广泛征集并最终评选出100个青年好网民优秀故事,并通过网络点赞、分享交流等方式,传播好网民理念、弘扬好网民精神。

  如果你已经get了这份点赞攻略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邀请好友一起为这些

  上海好网民的故事点赞!

  来源:青春上海

  

  “网信上海”是上海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官方微信公号,权威发布上海市互联网治理信息,及时回应上海市热点网络舆情事件,为社会公众提供实用的互联网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