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懂得勇敢的意义

  

  为什么我和别人不一样?我害怕失败怎么办?我该如何面对世界和内心的难题?在孩子光芒初绽的宇宙中,他们每时每刻都在面临着成长的难题。如何解决这些难题?“勇气与成长”系列(包括《敢于尝试的勇气》《做自己的勇气》《忠实内心的勇气》《这就是我》《思考上帝的勇气》5册)是意大利童书作家、心理治疗师特别为孩子们精心创作的心理绘本,为孩子们的心灵成长,提供最温暖、最有力量的支持。

  给长大提供勇气

  《敢于尝试的勇气》获得2008年阿普安阿尔卑斯奖,入选2008年安徒生奖。

  本系列作者多梅尼科·巴里拉是意大利资深的心理治疗师,他之所以创作这套绘本,就是看到了孩子从学前期向儿童中期过渡时所遇到的诸多困惑和障碍,并深掘到了其深层的原因。作为意大利知名的心理治疗师,他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深谙孩子成长的秘密。在这套书中,他着意引导孩子看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看到不同选择和交往方式所带来的不同结果,看到勇敢之于一个人的非凡意义。

  对孩子们来说,在一个成人主宰的世界里生活并非易事。几乎所有的人都比他们大,比他们有力量,比他们享有更多的自主权。也许会有比他们小的孩子,但这也并不能让他们好过一点,因为此时他们往往又面临着失去宠爱的危机。所以,几乎每个孩子,都是那么迫切地渴望着长大。

  学会勇敢的第一步

  然而,成长的过程往往是艰难的。不论是丢掉安抚奶嘴,还是迈开人生的第一步,都需要莫大的勇气。更不用说还有与同龄人在一起的压力——怕输、有可能被排挤、想表现出色,等等。就连自己的爸爸妈妈,也并不一定总是能够给予自己最有力的支持——有时候他们是那么缺乏耐心和家长作风!怎么办?难道毛毛虫永远只能是毛毛虫?

  “勇气与成长系列”告诉孩子们:不要畏惧自己的渺小,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力量,勇敢地去尝试;要学会去向他人求助,善于运用集体的智慧去克服更大的困难;要忠实自己内心的情感,慢慢地学会沟通和爱;要确信自己的独一无二,勇敢自信地做自己;要去思索我们存在的本质问题,对伟大的事物心怀敬畏。

  该系列绘本采用孩子们的成长故事与小动物的成长故事双线并进的叙事形式,插图形象生动而富有趣味,将抽象的思想转化为形象的表达,有助于孩子们更深入地领会各个主题。

  聚焦孩子过渡阶段的心理需求

  该系列共包含《敢于尝试的勇气》《做自己的勇气》《忠实内心的勇气》《这就是我》《思考上帝的勇气》五册,全面涵盖了孩子从幼儿到儿童过渡阶段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

  《敢于尝试的勇气》让孩子们明白,长大不仅意味着拥有高大的身形、宽广的视野和深刻的思想,同时也要担当更多的责任。倘若能战胜自己,不断去尝试,善于利用团队的力量,去做一些以前不敢做或一个人做不到的事,才是和曾经那个矮小、胆怯、任性的自己告别。

  《做自己的勇气》则吐露了很多孩子都有过的情感秘密:总以为自己一无是处,或为自己的肤色、性别、外貌、缺点耿耿于怀,或一心希望自己成为“别人家的孩子”。殊不知,拿出勇气,接纳自己本来的样子,不被别人的眼光所左右,才是最有价值的人生哲学。

  《忠实内心的勇气》道出的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道理:与朋友产生矛盾,生活发生变故,心灵变得孤独,都是正常的。重要的不是害怕或逃避,而是忠实自己内心的感受,和家人、朋友一起面对现实,在分享中去感受爱、寻找爱。勇敢地迈出这一步,就是逐渐长大的标志。

  《这就是我》中关注长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会产生很多疑问,会羡慕、妒忌其他伙伴,还会遭遇各种不公、欺凌和伤害,我们的身体和心理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本书教会孩子们以另一种方式看待成长。决定孩子成为什么样人的,不是经历是顺畅还是坎坷,而是如何看待这些过往,有没有自信和勇气。怀着包容的、乐观的心态看待自我,孩子们会更易被别人接纳,融入集体,也能找寻到生活的意义所在。

  《思考上帝的勇气》不是让孩子去相信上帝,而是鼓励他们去思考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以及跳出俗常思维的束缚。这种追问人生终极问题的勇气,帮助孩子不庸庸碌碌地生活,看见常人未见的风景,一窥生活与世界的本来面目。

  (刘冰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