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给工厂介绍寒假工,大三半年,就收入十万

  在开学前,对大学有着很多很多的想象和憧憬。其中听到身边人谈论最多的,就是关于学生会了。大一开学,学校举办了很多的活动,的各个部门也在不停地招新。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我去参加了学生会的面试。我天生不服管,学生会三天两头就要开会,还要经常写各种文案报告,让人感觉官僚主义气息浓厚。虽然学生会很忙。

  但是却学不到太多实用的技能,对我的个人能力提升和未来职业发展帮助并不是很大。于是没过多久,我就退出了。退出学生会以后,生活又开始回归平淡。每天按时上下课。

  回宿舍以后打游戏,或者和室友聊天。这样的大学生活可以说非常惬意了,但在我心里总有个声音提示我:这一切并不是我真正想要的。我理想中的。

  是依靠自己能力打拼出一片天地,而不是每天在混日子。后来偶然间,了解到学校在招寒假工,我趁机和招寒假工的学长聊起了天,得知寒假工招募这块市场利润丰厚。

  在寒假春节期间,很多大城市的打工者都回家过年了,工厂一下子少了很多劳动力,但老板又不想停工,蒙受损失,便在大学生中间招募一些寒假工。

  这样使得工厂过年也能正常运行。而作为中间介绍人的我们,每向工厂介绍一名寒假工,都能赚取不少的中介费,具体我不方便说,但是一个人的话能有好几百。

  学长的介绍格外诱人,二话不说,我就开始跟着他们一起工作了。但实际上,任何事情都没有想象得那么简单。刚开始做的时候很难,我上大一的时候性格非常腼腆内向。

  甚至可以说是社恐,一跟人说话就紧张脸红,更别提和陌生人打交道了。而且我对这些工作并不是很熟悉,当学长让我向别人介绍时,我常常支支吾吾说不出口。

  自然也错过了很多的机会。寒假工的招募,不仅仅是我一个人在做,也是充满各种竞争。为了招募更多的学生,常常需要和不同性格的学生打交道。

  甚至有时候要跑到他们的宿舍去宣传,这对我这个内向的人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在推开每个宿舍门前,我都要给自己做心理建设,想象着推开门后,可能会遇到的各种情形。

  提前做好演练和想好说的话,但即使是这样,当面对着一个宿舍六个人齐刷投头来好奇的目光的时候,你还是有一瞬间的恍惚,然后故作镇定继续说明来意。

  敲门"推销",大部分时候还都是顺利的,但即使你做好了很多的准备,即使80%的情况很顺利,当面对你还没有说完,就有人摆手说"不需要",连看你都不看你一眼的时候。

  刚开始也会让我感到非常沮丧。但如果想做下去,就必须克服内心的恐惧和不舒服的感觉,提高自己的语言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在短时间内对寒假工的工作做一个全面具体的介绍。

  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打动别人,说服他们去报名。这个过程中,不仅对身心都是巨大的挑战,还要练就一颗强大的内心。因为迎接你的,不一定是笑脸,还有无数的拒绝和白眼。

  如今我已上大三,无论是上台讲话还是和陌生人交谈,我都能游刃有余、驾轻就熟。前不久,在对寒假工的新一轮宣传中,有的大二学弟竟一下子认出来了我。

  说我之前的介绍让他们印象深刻,虽然因为某些原因没法报名,但是听了我的介绍,真的感觉非常心动。学弟的这番话让我突然有些感动。两年前的自己,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

  我今天会蜕变成这个样子。而这一切的变化,都是在创业的过程悄然发生的,自己也慢慢变成了那个理想中的模样。创业做出了一些成绩,越来越多的同学们看到了我的成就。

  开始跟着我创业了,如今我带领着一些大二的学弟们,开始了新的征程。从当初初出茅庐的菜鸟,到如今也能独当一面,拥有自己的团队,成就感自然不必多言。

  其实创业对于我来说是很偶然的一件事,但又觉得冥冥之中,有什么东西在牵引着我,是我的某种宿命。我的性格注定我要走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所幸父母给予了很大的支持。

  也给了我很大的自主权,没有过多地干涉和出谋划策。虽然已经忙得好长时间没有回家了,但我知道,在家乡,总有一盏灯时刻为我亮起。当我感觉累,甚至想放弃的时候,有一扇门永远为我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