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第一波感染高峰时间表出炉,钟南山重要提醒!这个真相,你根本没看懂…

  大家好,我是小E。

  “新十条”颁布后,放开已成定局!

  面对新冠,我们从“躲”到“直面”。

  同时,普通人感染几率大幅提升。

  国家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说:第一波新冠冲击一定会到来。

  不管防护多好,大多数人难免遭遇一次感染,或早或晚而已。

  未来两三个月是感染高峰期,最终会有80%—90%的人感染新冠病毒。

  

  张文宏医生也推测:本次新冠感染人数的高峰,可能会在一个月之内就到来。要整体渡过这次新冠,可能需要3—6个月时间。

  

  国内知名大数据研究专家针对新冠放开之后,推演出了各地首轮感染峰值到来的时间。

  从数据可以看到,四川第一波新冠达峰日是在12月19日,广东则是在12月20日。

  

  在后新冠时代,每个人都有感染的可能。

  逃避,似乎已经成为了不可能。

  

  防疫三年,失败了吗?

  这几天,有几个词突然火了起来。

  “神雕大侠”、“杨康”、“王重阳”。

  网友们预言:大部分人都逃不过下面这三个过程。

  感染新冠——神雕大侠(杨过) 阳性转阴——杨康 再次感染——王重阳

  玩笑归玩笑,但这种情况背后透露出来的讯息是:越来越多人感染了。

  看看保定、北京、武汉等地的感染曲线,简直像一支穿云箭似的直线拉升。

  

  朋友圈里,微博上,也陆续出现了两道杠。

  症状大都是,发高烧,咽喉痛,浑身疼,接下来是流鼻涕和咳嗽。

  

  三年防疫,往常身边难得一见的阳性,现在到处都是。

  这中间,也不过就是几天功夫。

  有人调侃道:“三年新冠防疫结束了,现在新冠终于开始了!”

  而这,也引发了网上另一些声音。

  有人觉得,防疫了三年,最后还是没有防住,甚至是如此大面积的感染。

  那这三年来的防控有什么意义?还不是失败了?

  真的失败了吗?其实不是的。

  国家为什么要坚持三年封控?

  你要明白,这三年来,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顶着压力拖到今天,是一直在跟病毒抢时间,一步一步等待病毒的毒性弱下来。

  3.28亿人口的美国,因新冠去世的人数为110万。

  14亿人口的中国,因新冠去世的人数仅为3万。

  根据比例换算,我们这三年来保住了近500万人的生命。

  防疫的前提,是看见每一个具体的人,是人民至上。

  尽管牺牲很大,却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安全。

  三年坚持防疫,熬过了德尔塔,等到了毒力更低的奥密克戎。

  也将疫苗接种率提高到了90%以上,降低重症和死亡率。

  在欧美的基础上,我们国家多坚持了三年,拼尽全力。

  试问全世界有几个国家能做得到?

  

  主动感染,早阳早自由?

  有科研团队实验验证:新冠病毒毒性大幅降低。

  “奥密克戎毒株在人体肺部细胞的感染能力,低于原始新冠病毒10倍以上。”

  随着奥密克戎不断变异,毒性是越来越弱,传染性是越来越强。

  国内,乃至全世界,大部分人都会感染。

  也正因为此,网上出现了这样一种声音:早阳早好。

  有人建议控制好自己阳的时间,建议避开节假日感染。

  

  有人鼓吹“挑选毒株”,建议主动感染。

  

  还有人开始小范围组团“团毒株”。

  

  甚至有人推荐“广州团”,说那个反应最弱,绝对不能错过。

  

  理由是感染后就能获得保护性抗体,这样就能彻底放飞自己。

  真的是这样吗?

  钟南山院士表示:据国外资料显示,一旦感染过奥密克戎,不管有无症状,有78%的人在相当长时间内不会再重复感染。

  从这个意义来说,如果感染奥密克戎后无症状或轻症,相当于是接种了一个疫苗。

  但是钟南山也强调,这不是鼓励大家去感染奥密克戎。

  要知道,感染一种奥密克戎毒株的免疫力,对下一种变异毒株是无效的。

  只要下一波来得快,前一波的免疫力无法阻止下一个变异感染。

  北京小汤山方舱医院医疗专家李侗也表示:

  “感染后不代表不会再次感染,‘早阳早好’没有科学依据,还会影响整体防疫行动。反复感染依然有重症风险,还会传染给家中高危人群。

  尽量让自己和身边人晚感染、少感染。”

  虽然我们多数人都会感染。

  但尽可能往后拖一点,让自己晚感染、少感染。

  也尽量地保护老年人推迟感染。

  能晚一点就晚一点,能少一些就少一些。

  始终记住:病毒的危害即使再小,都不值得以健康为代价犯险。

  

  比病毒更可怕的,其实是恐惧!

  有人说,今年的春节,将迎来抗疫三年来最关键的时刻。

  春节,堪称一年一度地球上最大的人口大迁移。

  而新冠病毒在冬季的流行也会更严重。

  数亿人的返乡大潮,不同的人从五湖四海返回家中,将会是传播力惊人的变异毒株最兴奋的时刻。

  春节过后,医疗系统将会面临三年来最大的冲击。

  但其实,放开后的第一波冲击,已经到了。

  保定、北京、武汉、成都,发热门诊大排长龙。

  人数之多,触目惊心。

  

  部分地区的医务人员已经纷纷阳了。

  

  医院人手不足,医疗资源紧张,将成不争的事实。

  恐惧,充斥在每个人的心头。

  以至于我们最不愿看到的一幕,还是发生了。

  “新冠囤药清单”、“预防药方”等在社交平台上疯传。

  不少网友也开始跟风囤药。

  一位广东地区的的网友在小某书上晒出自己所囤积的药物。

  图片所示,光是用于治疗发热与疼痛的药物,乙酰氨基酚就有10盒。

  还有3盒999牌的感冒灵颗粒。

  

  即便是药店趁机捆绑销售,买连花清瘟要搭配其他药品,不少人还是买了。

  每个人都拎着满满一大袋药,走出药店。

  

  甚至还有不少人抢占县城退烧药。

  

  最最离谱的是,还有人乱吃药。

  混吃7种感冒止咳药,导致全身长满脓疱。

  

  全面放开,混乱、担心、害怕……种种负面的情绪可以理解。

  但是,也不要过度焦虑和恐慌。

  要始终相信,国家会把各方影响和伤害减到最小。

  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做好个人的防护。

  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

  接种疫苗!符合条件尽快加强免疫!

  平时多喝水!健康膳食!加强身体锻炼!坚持规律作息!

  

  做好充足准备,“阳”了不恐慌!

  从11月11日的二十条颁布,到现在仅过去一个月。

  从12月7日的新十条颁布,到现在也仅过去几天时间。

  但是,情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很快被感染”的事实。

  既然必须面对,逃避也没用。

  与其慌张恐惧,何不坦然自在地面对。

  全力迎战,做好准备!

  除了坚持做好个人防护,也可以适当备点药。

  “囤”不可取,“备”是必要的。

  人民日报发了一张表,清晰地总结了新冠发病7日内的典型症状,以及推荐的对症常用药物。

  

  虽然针对不同症状推荐了24种常用药物。

  但不是让你一股脑买回家的。

  主要准备以下几类药物,但要注意相同功效类别的药物选择一种即可。

  

  小汤山方舱医院专家李侗曾,针对不同的症状,也推荐了不同的药物:

  

  总之抗原自测呈阳性,我们需要:

  保持冷静不慌张,自我隔离要及时,正确规律用药,多喝水多休息。

  如果出现了以下这些情况,则需要急诊就医!

  

  家里有小孩老人的,请收藏下面这几张图。

  ◆儿童新冠发病7日图

  

  ◆“儿童新冠小药箱”配置

  

  ◆老人新冠发病5大特点

  

  ◆老人感染新冠能否居家?

  

  “阳过”的家里该如何消杀才算“阳康”?

  北京地坛医院院感管理处处长卢联合表示:“阳过”居家康复后被家中物品感染的风险很小。

  家庭做好日常清洁即可,仅在特殊部位需要消毒。

  

  新冠三年,天亮了。

  现在,我们需要坦然面对现实,按照要求理性防控,科学治疗。

  大家一起做好防护,保护好自己,照顾好家人。

  熬过这个寒冬,前方就是春暖花开!

  来源:本文首发王牌爸妈 (ID:edu598)。100w+王牌爸妈们的聚集地~每日分享育儿经验,一起探讨教育孩子的诀窍!家有儿女小E为您推荐一个优质的育儿平台红棉妈妈这里有名师同步教学视频中小学电子课本教材

  做好防护,保护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