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对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优势
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行,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出了综合性要求。小学体育是提升小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小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材,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体育游戏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身体机能,能够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体育游戏是一种特殊的游戏方法,适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深入开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掌握体育技能的同时,提升身体素养。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刻认识到游戏的重要价值,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改变以往单一落后的教学局面,为体育课堂注入活力,促进活跃高效课堂的建设。
游戏对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优势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可以体现游戏教学的巨大教学优势,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游戏教学是最顺应小学生天性和本能的教学方式,在游戏化的体育教学中,学生会始终保持参与兴趣,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游戏中感受到了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 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寓教于乐的良好效果;第二, 增强学生的体育素质。体育项目一般都具有竞赛性质,通过组织体育比赛,学生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目标,学生的体育精神逐渐形成,懂得了要遵守体育比赛规则,有助于学生体育素质的增强;第三,锻炼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体育游戏开展的过程中,不但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疲劳,同时学生的思维也会活跃,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应该在精神和心理上都要动员起来,丰富学习体验,自主探索研究,这对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有着重要作用[1]。
二、小学体育课堂中游戏的具体应用
(一)借助趣味游戏,完成项目动作训练
体育学科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心学习,身体素质欠佳,因此,当前阶段体育教育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多方面训练, 如速度、耐力、反应等,但从传统的素质训练来看,很多小学生均表示长跑等训练内容比较枯燥。
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小学生的特点,为其设计合适的训练项目,从而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2]。例如, 在足球项目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练习传接球,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应用“逗猴”的游戏模式,要求一名学生扮演猴子的角色, 站在场地的中心位置,试图在其他学生传球时拦截,同时其他的学生互相之间练习传接球。这一游戏由于带有比赛的意味,将会使学生能够在游戏的过程中投入到足球的争抢中去,同时也能够使学生练习传接球和拦截球。
(二)运用智力游戏,引导学习体育知识
在健康理念的引导下,学生不仅需要进行体育锻炼,也需要对
于体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以往很多教师只是对学生直接灌输体育理论知识,整个教学显得枯燥乏味,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而且也难以真正理解和接受体育知识。在这样的实际教学背景下, 教师就可以通过开展智力游戏,使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学生在快乐的环境氛围中学习,可以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并且真正领悟到体育知识在体育锻炼中的重要性[3]。
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就 田径比赛运动中相关的知识进行整理,引导学生展开知识竞答。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让学生自主选择个人模式或者小组模式进行竞答。在个人模式的竞答中,采取问题淘汰制,即回答正确的学生能够进入下一道问题的回答,直到淘汰至一人或者题库问完为止。在小组合作的比赛中,需要采取竞答积分的模式,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反应能力以及配合能力。
(三)注重收集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案
在游戏化小学体育课堂开展的过程中,为了确保课堂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还应建立有效的游戏教学反馈机制,关注学生在游戏当中的参与体验,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明确此次教学活动中的可取之处,以及不足之处,才能有针对性地调整和完善教学方案。
在课堂教学中所面对的是整个学生群体,而且每个学生都是充满个性化的个体,所以教师的做法可能无法顾及每个学生的感受,不能让所有学生都满意,所以教师就应该更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提出来,这样的游戏化教学才会更加成熟。学生是游戏活动的直接体验者,所以他们的游戏体验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再就是要听取其他教师的宝贵意见,从而促使小学体育教师更好地驾驭游戏化教学,让游戏在体育课堂中大放光芒[4]。
结语
总之,在小学阶段的体育学习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探讨,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追寻体育学习的乐趣,应用游戏的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同时,教师需要注意游戏模式的应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吻合, 真正让体育课堂充满活力,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