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以这些珍贵的照片,致敬辛勤的园丁
校园时光总是美好的,
在我们每个人的青春记忆里,
老师,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又是一年教师节
那些年老师说过的话,
总有那么几句让我们难忘。
不管一个人取得多么值得骄傲的成绩,都应该饮水思源,应当记住是自己的老师为他的成长播下最初的种子。
——玛丽·居里
今天,小编整理出一组“画报上的老师们”,
以这些珍贵的照片,
致敬辛勤的园丁!
教师节
美丽的谎言
“同学们,我再讲两分钟就下课。
今天体育老师有事,这节课我来上。”
感
恩
拉萨小学课堂上的藏语文课。1952年8月,西藏拉萨成立了第一所小学——拉萨小学。当年,教师们用藏语文授课,而在此之前,西藏还没有正规的学校。摄影 何世尧/人民画报
教师节
划重点
“以上所说的全都是重点!
下面要讲的都是考试重点!”
感
恩
露天课堂。1960年,上海宝山县4万名中小学教师下乡,组织开展注音识字活动。本刊资料图
“水上小学”珠算课。江苏省宜兴县丁蜀镇地处水乡,那里的不少船民常年担负着相邻省市间的繁忙水运工作。1973年,根据船民子女上学的需求,当地教育部门办起了水上小学,把学校办到了码头上、船舱里。本刊资料图
教师节
举不举手,这是一个问题
“没人举手是吧,那我点名了。
谁不举手我叫谁,
那个举手的红衣服就是你。”
感
恩
学前教育。在上世纪70年代,湖南省毛田镇经过调查发现,有些学龄儿童,因要照料家中弟妹而无法坚持上学。于是,当地老师协同生产队举办或扩大幼儿班和农忙托儿所,让这些孩子们重新走进课堂。摄影 王复遵/人民画报
1955年,用影片来辅助教学。当年的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是我国汽车工业和机械工业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这里的一摞摞胶片并不是故事片,而是学院用来辅助教学的相关汽车科学的资料影像。通过这些资料影像,可以让同学了解更多的国际上先进的科学知识。摄影 杨荣敏/人民画报
教师节
看哪里
“看书干嘛,书上有什么?往前看!
看我?看我干嘛,我脸上有字啊?看书!
看黑板干嘛,我在说话,看我!
看我干什么!看黑板!”
感
恩
1956年,萧长华在教中国戏曲学校的学生排演三国故事“群英会”中的“蒋干盗书”。萧长华,著名京剧丑行表演艺术家,他不仅是一位表演艺术家,还是一位因材施教的戏曲教育家。本刊资料图
1972年,孩子们在上海市少年宫学习刺绣。少年宫是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活动的场所。在那里,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外教学活动,孩子们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了发展,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兴趣特长和创造精神,全面提高了学生素质。摄影 黄韬鹏/人民画报
教师节
浪费
“你们一人浪费一分钟,
一节课是不是就过去了。”
感
恩
1978年,芭蕾舞专业班学生在老师的辅导示范下,进行基本动作练习。摄影 郑长禄/人民画报
1995年,生物系老师使用牦牛标本教学。西藏大学生物系的教学丰富多样,除了学习书本上的一些内容,他们还结合收藏的动物标本进行教学。本刊资料图
对于老师的这些“口头禅”,
当时的我们总有些许不解。
而现在回头看来,
却是满心的温暖。
如今,这些可敬的老师们
依然在看似平凡的岗位上,
书写着他们的传奇。
教师节
指引
你遇见的每一位老师
都是你人生路上的一盏灯
我们一生遇到多少老师
就会有多少盏灯照亮人生旅程
愿我们一路上都有明灯指引
愿每一盏灯都光亮如初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