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笔下的夏日时光:八幅最佳海滨主题画作
从索罗利亚(Joaquín Sorolla)、马蒂斯 (Henri Matisse)、沃荷 (Andy Warhol) 到吴冠中,本文将在这个炎炎夏日带你领略
华金索罗利亚巴斯蒂达 (1863-1923) 《海滩上的三姐妹》,油彩 画布, 93.4 x 113.2 cm., 1908年作(局部)。此作于2015年6月15日佳士得伦敦以2,322,500英镑成交
西班牙画家华金索罗利亚与同代画家约翰辛格萨金特 (John Singer Sargent) 及乔凡尼博尔第尼 (Giovanni Boldini) 一起开创了全新的肖像画风格,透过有力笔触及明亮色调,展现美好年代的活力。然而,索罗利亚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对海滩和在海滩上工作嬉戏的人物深感着迷。
《海滩上的三姐妹》(The Three Sisters on the Beach)绘于1908年,当时索罗利亚正享誉全球艺坛。作品描绘年轻的三姊妹在银色的海边漫步,类似特写的画面没有地平线,将视线集中于画作中央,而他更以黑色和紫色的笔触巧妙刻划海浪退去后留下的闪亮湿沙。作家汤玛斯伊巴拉 (Thomas Ybarra) 表示:“索罗利亚先生所做的一切都展现出他快乐的内心世界,这一点也体现于他闪闪发亮、阳光灿烂的画作里,还有瓦伦西亚、马尔瓦洛萨和哈韦亚海滩上嬉戏的儿童身上。”
马丁帕尔 (1952年生)《默西塞德郡新布莱顿》,来自《最后的度假胜地》系列,彩色照片, 26.6 x 33 cm., 1982年摄。此作于2007年11月21日佳士得伦敦以1,188英镑成交。
英国摄影师马丁·帕尔 (Martin Parr) 在其开创性系列《最后的度假胜地》(The Last Resort)中,捕捉1980年代前往默西塞德郡新布莱顿海滩的游人,系列包括炸鱼薯条的特写、在沙滩上玩耍的婴儿,以及这幅照片中脸上沾满雪糕的快乐儿童。
帕尔在事业生涯中致力探索英国各地不同阶层人民的古怪行为,并认为海滩是广阔的民主空间,所有人都可以自由前往并表达自我。他表示:“我一直被海边吸引,一切事物都变化急速,但海边似乎却一直被人忽略。”
艾拉克鲁格里昂斯凯亚 (1978年生) 《无题》,蛋彩 画板, 35.6 x 45.7 cm., 2008年作。此作于2021年7月9至21日佳士得 "First Open:战后及当代艺术网上拍卖" 以13,750美元成交
拉脱维亚艺术家艾拉克鲁格里昂斯凯亚 (Ella Kruglyanskaya) 绘画两个身躯的特写,在正午的阳光下躺在类似泳池边的地面上。她以快速的笔触涂上蛋彩,细致描绘长时间曝晒后变成粉红色的人物皮肤。她曾说:“我对视觉而非叙事性的图像事件感兴趣,有时希望创作出不言而喻的精警语句。”
克鲁格里昂斯凯亚以歌颂女性身体的画作闻名,而《无题》(Untitled)则来自创作多年的系列,展示女性在阳光下一起快乐游泳、享用鸡尾酒,以及穿着泳衣比赛腕力的场景。
安迪沃荷 (1928-1987) 《蒙托克海滩》,银盐相纸,仅此一件, 20.3 x 25.4 cm., 1982年作。此作于2020年5月6日在佳士得网上专场拍卖以3,000美元成交。
安迪沃荷形容大海是 “世上最大的抽象事物”。1971年,他在长岛一端的小村庄蒙托克附近买下一幢房子,命名为“Eothen”(希腊语中解作“来自东方“)。房子位于纽约市以东120英里外一条蜿蜒道路尽头的崖顶之上,与世隔绝。
沃荷在人生的最后15年中定居于 “Eothen”,经常在海风吹拂的海滩上散步。他表示:“你要从平时令人沉闷的小事中找到兴奋激情。” 他会随身携带宝丽莱即影即有相机或小巧的Minox 35 EL相机,方便以艺术之名捕捉这些时刻。他戏称:“因为要冲洗几卷菲林,我早上才要起床。
阿齐克维穆罕默德(1983年生) 《5月9日,可乐华海滩公园》,压克力 画板,2019年作。此作于2020年7月31日至8月21日佳士得纽约“Say It Loud”私人洽购中呈献。
这幅笔触起伏有致的蓝调画作由定居纽约的画家阿齐克维穆罕默德 (Azikiwe Mohammed) 所创作,以纪念一件美国民权历史事件。他表示:“1945年5月9日下午,一群黑人示威者决定在可乐华海滩进行‘下水’行动,那里是迈阿密30个只准白人使用的海滩之一,而当时没有准许黑人游泳的海滩。”
“市政府官员不想以游泳为由逮捕示威者,以免事情闹大,影响旅游收入,所以警长与示威者经过一轮交涉后,决定放弃和离开,不久后示威人士亦离开,觉得自己输了,但其实他们并没有输,因为在不到一个月后,政府宣布弗吉尼亚基海滩成为迈阿密第一个‘有色人种海滩’,于1945年8月1日开放。”
诗琳娜夏特(1957年生) 《无题》(来自《狂喜》系列),银盐相纸, 50.8 x 60.9 cm., 1999年摄。此作于2008年4月30日在佳士得迪拜以31,000美元成交。
这是一幅摄影定格画面,来自诗琳娜夏特 (Shirin Neshat) 广获好评的影像装置《狂喜》(Rapture),内容关于一场穿越中东无名地带的幻想之旅。这个双重投影作品以黑白色拍摄,呈现简约之美。在一块屏幕上,一大群男人来势汹汹地走过城市街道,到达海边的古老堡垒。而在另一块屏幕上,一群身穿罩袍的妇女越过荒芜的沙漠,来到海边后登上一艘船,向未知的目的地进发。
《狂喜》思考伊斯兰文化中的性别划分、流亡者的浪荡人生和凝聚社会的力量,令人着迷的美感使娜夏特荣获1999年威尼斯双年展国际奖。
吴冠中 (1919-2010) 《海滨》,水粉 纸本, 37 x 53 cm., 1976年作。此作于2021年5月25日在佳士得香港以3,000,000港元成交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中国绘画大师吴冠中便被禁止绘画,并被送到乡郊充当农场工人。当他于1976年创下《海滨》时,文化大革命亦已完结,因此画中洋溢生命力与希望。吴冠中是著名的风景画大师,《海滨》在现实主义与抽象主义之间取得微妙的平衡,风中摇晃的野草、扬帆启航的船只和象征自由的海鸥,均反映他再次对生命和艺术充满冀盼。
爱德华·亨利·波塔斯特 (1857-1927) 《在海滩上》,油彩 画布,61 x 76.2 cm.。此作于2019年5月22日在佳士得纽约以275,000美元成交
美国画家爱德华·亨利·波塔斯特 (Edward Henry Potthast) 以色彩绚丽的海畔油画闻名,他最喜欢纽约附近的海滩,特别是康尼岛海滩、法洛克卫镇海滩和布莱顿海滩,这些地方均吸引大批城市居民前来享受悠闲。波塔斯特专注刻划充满活力的构图,而非印象派画家经常描绘的慵懒雅致场景。
《在海滩上》(On the Beach)描绘三位女士和一个女孩奔向大海,远处有人在游泳。海浪朝着岸边汹涌而来,人物的衣服在风中飘扬,而闪亮的海水则形成水洼和浪花。有力的笔触与鲜亮夺目的色调,呈现出澎湃的活力。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