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峰:“我”是什么?

  原创 作者:老郭 老郭说史 2022-08-05 09:09 发表于山东

  老郭问你,我是什么?

  你指指自己的鼻子,说,我是我呀,你傻啊?

  其实,你未必知道“我”是什么。

  3000多年前,“我”是一把耙子,不是猪八戒扛的耙子,是一种兵器,长得像耙子一样的兵器。

  

  1975年,陕西扶风出土一把“我”,现藏于宝鸡博物馆。

  

  这也是一把“我”,能砍、能击、能刺的兵器。

  3000多年前是商朝,中原被商人统治,商人把这种长得像耙子一样的兵器叫“我”。

  那么,商人把我们的“我”,叫什么呢?

  不知道。

  商人讲的不是“汉语”,是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类似今天的满语,商人和后世的女真人、满洲人是一家子。

  

  “我”,类似二师兄的钉耙。

  坚持看“老郭说史”的朋友知道,商人的祖先叫“古商人”,原来生活在东北西辽河地区,就是今天内蒙赤峰、通辽,辽宁朝阳那地方。后来古商人南下进了中原。

  “1937年呐,鬼子就进了中原。”

  公元前1600年,古商人进了中原;

  公元前1046年,周人进了中原。

  周人进中原的时候,满打满算10万人,还包括妇女、儿童和老人;

  商人进中原的时候,估计10万人都没有。

  那么中原有多少人呢?

  保守估计,三四百万是有的。

  人口悬殊这么大,他能进了中原?

  这不难理解。

  1127年,8000个女真人渡过黄河,就灭了人口过亿的大宋;

  1644年,20万满人就征服了人口过亿的大明。

  历史就这么奇怪。

  这正是老郭说的:

  “野蛮征服文明,

  泼妇征服贵妇。”

  历史一再表明,不是落后就要挨打,而是文明就要挨打。

  古希腊,被野蛮的罗马所灭;

  罗马,被更加野蛮的日尔曼人所灭;

  在东方,六国被西北来的最野蛮的秦国所灭;

  北宋,被契丹所灭;

  辽,被野蛮的女真所灭;

  金,被野蛮的蒙古所灭;

  ……

  大明,被东北来的满人所灭。

  都是“野蛮征服文明”。

  

  人类的历史,是“野蛮征服文明”。

  公元前1600年,商人扛着“我”,就是那把钉耙就进了中原。

  “我”是商人的重要武器。

  野蛮的商人进了中原,突然会写字了,发明了甲骨文。

  那么野蛮、落后,怎么会发明文字呢?

  不排除受外来影响,比如苏美尔人的“楔形文”。

  不管什么原因,反正商人突然会写字了。

  商人会写字了,得写个“我”啊,就是大钉耙,在征战中可是发挥了重要作用啊!

  于是早期甲骨文,这个“我”就是画了个钉耙。如下图:

  

  甲骨文“我”,就是画了把钉耙。

  

  都是“我”字,原型钉耙。

  “我”,就是一把大钉耙。如:

  打了他一“我”;

  买了一把“我”;

  他把“我”丢了。

  都是钉耙的意思。

  再后来,慢慢地,“我”有了第一人称、我们的“我”的意思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老郭常说:“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征服、奴役中原农耕民族,然后融入中原农耕民族的历史。”

  这段话建议您多读几遍。

  农耕民族就像羊,游牧民族就像狼;

  羊很多,但在狼面前,不堪一击。

  农耕民族人口众多,但在游牧民族面前,就像羊见了狼。

  但是农耕民族也有秘密武器?

  什么武器呢?

  融化。

  农耕民族有很强的融化性。

  你看满洲。

  1644年,20万满人进了中原,面对的是1亿人口的庞然大物,就像一滴墨水滴进了大海。

  满清皇帝挺着急,出台“三大纪律”:不准说汉话,不准取汉姓,不准娶汉女。

  管用不?

  不管用。

  慢慢地,汉话也说了,汉姓也取了,汉女也娶。你看今天的满人,一口地道京片子,比老郭的普通话还标准。

  满洲已完全融入了汉人。

  

  农耕民族为什么有如此强大的同化力?

  商人也一样。

  公元前1600年,商人进入中原,面对的是人口庞大的“汉人”,不对,那时候还没有汉人,面对人口庞大的“中原人”。

  商人呢,不足10万;

  中原人呢,三四百万。

  从商人进入中原的第一天起,就不知不觉地开始“汉化”了。

  中原把第一人称、我们的“我”发“wo”,慢慢地,这个“wo”被商人接收,进入了商语。

  商人不是要在龟甲兽骨上写字吗?

  他要写个我们的“我”,这个“我”字怎么写呢?

  他就想起了那把大钉耙。

  那把大钉耙不就发“wo”吗?

  于是把大钉耙的“我”用在了我们的“我”上。

  其实是写了个别字。

  这就像小学生写作文,“今天早上我吃了个鸡蛋”。

  “蛋”字不会写。

  那就写个“弹”吧。

  这在造字法上叫“假借”。

  其实“假借”不是造字,是用字。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