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走向全国、村民持股分红……境内外37家媒体走进凉山,看到了哪些变化
封面新闻记者 肖洋 徐湘东
9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成都举行四川脱贫攻坚新闻发布会,来自境内外39家媒体的记者参会。会后,37家境内外媒体记者从成都出发,前往大凉山甘洛、越西、喜德等地,开展集中采访。
大凉山特色产品走向全国
9月11日,在凉山州越西县城北感恩社区,彝族漆器传承人吉皮五合向来访者介绍、解释彝族漆器的制作与使用。因为普通话不好,他还带来了亲友,充当翻译。
在他面前,摆满了各种彝族漆器,大到桌子、花瓶,小到酒壶、汤钵,应有尽有。
作为当地人的日常生活用具,吉皮五合制作的漆器在当地市场很广,2016年时,他成立了“孜莫彝族漆器制作有限公司”,如今年产值已超百万元。
生活不愁后的他,就想着将这门谋生的手艺,无条件交给更多人。如今,他已带着周边17名贫困村民就业致富,业务繁忙的时候,有超30名村民在他的公司参与制作。
2019年3月,他的“孜莫彝族漆器制作传统工艺工坊”在2019年3月被授予国家试点“非遗+扶贫工坊”称号。
“开了网店,也在网上售卖。”他说,过去他的漆器销售范围不大,仅限于凉山极其周边地区。不过,随着网络及现代物流的普及,这些纹饰多样、图案精美的生活用品和工艺品,已作为馈赠礼品,走出了凉山,迈向全国市场。
除了工艺品外,越西县的各色农特产品也都积极走向全国市场。
“这就是纯正的越西味道。”在“直播带货助脱贫,电商发展振乡村”直播间,来自越西县的主播,正向网友介绍来自越西的特色农产品。这场一个半小时的直播,主要向网友推荐花椒油等深加工产品。相关负责人说,一场直播下来,大概能成交100单,能卖超过3万元的货。
和以往 “酒香也怕巷子深”不同,在越西县,几乎每一个农特产品背后,都有专业的公司或合作社运营,产品从种养殖到初深加工,每个环节都被严格把关。
好货不再拘泥于当地集市这一方小天地,正通过网络与便捷的物流,为全国消费市场,带去一份属于大凉山的味道。而身处大凉山深处的人们,也从广大的全国市场上收获丰厚的报酬。
产业园与分红
产业快速发展,如何将贫困村民与产业增收有效连接?
9月11日,站在城北感恩社区,越西县委书记袁洪说,当地多个大规模的产业园,给出了答案。
越西县大瑞苹果产业园里的苹果,被当地人称为“5G苹果”。在园区,最新的5G通信技术被引入,果园里的气象、虫害等关键数据都被一个个传感器收集,并传回信息处理中心。通过手机,管理人员不用身处现场,就能精确掌握所有情况。
依托于现代技术,园区内可实现远程操控滴灌、24小时全天候监控等作业,并能杜绝农药化肥的超量使用,最大程度地保障苹果品质和安全。而远在千里的客商,也能实时查看园内所有果子的生长情况。
作为易地扶贫搬迁的产业配套项目,苹果产业园通过资产收益分红,来保障每一名贫困村民,都有一定股权。袁洪说,产业园里的股权资金来自各级政府的匹配,当地将这些资金整合,并按照每5000元作为一股,量化分给每一名贫困村民。
产业园由国有农投公司或者大型企业负责经营,产生效益后对所有持股贫困村民进行分红。“种养殖产业园前期没有效益。”袁洪说,分红分为两个阶段,前3年保底分红,每1名贫困村民都能分得250元。而从第4年开始,按照收益分红,当地初步测算,那时,每名贫困村民大概能分到1200元。
同时,贫困村民还可以到产业园务工,一天的劳务收入大概在70-100元左右。“不仅增加了资产收益,还有稳定的工资收入。”袁洪说,越西有6个大型的产业园区,这种资产收益和股权分配模式,几乎覆盖全县所有的贫困户。
而在几十公里之外的甘洛县徐家山村,依托绵竹市的对口援建,与专业公司合作,发展三代野猪养殖项目。项目总投资500万元,村合作社入股50万元,每年分红,覆盖全村65户、337人。
2018年,徐家山村每户贫困户分红增收1200元,2019年,徐家山村每户贫困户分红增收1000元。而当地的幼教点、医务室、网络等基础建设也得到了全面完善。村子也从一个极度贫困村,发展成了洁美示范村。
学校与农民夜校
9月11日下午,越西县文昌中学的书声琅琅。老师们正通过多媒体设备,教授同学们新的知识点。
校长说沈德平说,文昌中学是为了给越西县27个乡镇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自主搬迁户子女提供优质教学资源而修建的,今年5月28日正式启用,目前有3317名学生。
“不仅要让学生有学上,还要确保学生上好学。”他说,学校所有的教学设备都是最新的,任课老师也是从各地学校整合过来的。在这里,同学们拥有一个与大城市无异的学习环境。加上“三免一补”政策、贫困学生补助、教育救助基金等,“学生们在这里上课基本无压力。”
文昌中学有贫困户子女1002人,为了让这部分学生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学校老师还和这部分学生结对子,而学校也开设了心理咨询室,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
在文昌中学的同学们坐在教室内上课的同时,几十公里外的喜德县小山村农民夜校,一众村民们正坐在室外,目不转睛地盯着户外LED大屏。台上,清华大学的徐梦珍副教授,正在为他们讲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防灾减灾。
室内,10多名绣娘正围坐在桌前,为企业赶制彝绣订单。
喜德县妇联主席邓莉说,在农民夜校,她们会教当地女性一些刺绣技术,妇联与外地的企业对接获得订单,然后再交由当地绣娘生产,“一件衣服绣娘能获得1500元的收益。”据她介绍,通过这样的方式,一名绣娘大概一年能增收3万元左右。
小山村农民夜校课程很多,包括种养殖、就业技能、金融知识等100多项。据喜德县县长黎平介绍,小山村农民夜校建于2016年。当时,在脱贫攻坚进程中,他们发现村民们在对外交流、专业技能等方面存在不足。于是,当地就趁晚上,大家都空闲时,把大家请到田间地头,请到村委会,教授一些急需且实用技能。
农民夜校开课不定时,内容也不固定,村民们需要哪方面的知识技能,村里就找人来教。黎平说,几年下来成果非常显著。从农民夜校走出去的“学生”,有的开了村里第一家“彝家乐”、有的开了水厂、有的开了超市,他们不仅自己迎来了新生活,还带着村里的贫困村民一起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