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记者与周总理握手后,刻意掏手帕擦手,总理用一招轻松反击

  1949年,毛主席在天安门上的一纸宣言正式向世界宣告了新中国从此成立了,而听闻这则消息的国家有些或感到振奋,有些或感到吃惊,但有不少国家看待新中国的眼光中是带着敌意的。

  于是在建国初期,新中国的外交事业自然是十分重要的重点工作,我们要消解周边国家对共产主义的害怕,同时也要与我们有共鸣的国家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关系,这样才能打破来自帝国主义势力的团团封锁。

  那段最艰难的外交时段,就是由周总理亲自担起了重任,在周总理的努力之下,我们创造了很多外交奇迹,但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有针对性的外交事件。

  

  扔手帕回应

  20世纪50年代是一个充满动荡和机会的年代,在二战结束之后,我们国家的外交工作要考虑如何从十分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取得突破,这同时也是一件关乎国家发展的重要事件。

  在周总理领导下的外交工作初期便取得了十分有效的成果,50年代起我们国家就与很多有相同背景和经历的国家建立起了正式的外交关系,但同时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势力则是对我们充满敌意,一直试图从中破坏我们的外交工作。

  在明面上,美方就是试图通过对朝鲜内政的干涉来威胁我们的边境安全,但是在经历过朝鲜战争之后,这个明面上的针对行为就被我们人民志愿军破坏掉了,于是美方就试图通过针对性的外交事件来破坏我们正常的外交行为。

  

  在1954年周总理出席日内瓦会议的间隙,一名美国记者见到周总理后主动要求与周总理握手,这看起来是一个十分正常的交际行为,但是这名美国记者接下来的举动让在场的中国外交人员十分气愤。

  这名美国记者在与周总理握手之后,居然在世界各个国家代表和不同国家记者在场的情况下立刻拿出手帕擦拭自己的双手,并同时在嘴里不停地说道“我怎么可以跟好战国的人一起握手呢?”

  这种十分无理的交际是充满针对性和攻击性的,因为在当时美国人还在耿耿于怀朝鲜战场上的失利,于是就试图通过如此幼稚的行为来恶心我们的外交工作,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周总理如何回应这名美国记者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关乎着我们国家的尊严。

  

  然而我们的周总理十分淡然,因为在新中国的外交工作上,周总理不仅一次面对过这种刁难的行为。只见周总理慢条斯理地拿出手帕擦拭自己的双手,并在擦拭完毕之后将手帕丢进了垃圾桶里面,同时说道“这个手帕洗不干净了,扔了吧!”

  外交无小事

  面对周总理如此云淡风轻的回应,这位美国记者的脸色也顿时不好看了起来,他原本想借助朝鲜战争的事来讽刺中国是好战国家,但是没想到周总理的回应教他直接做人,深感被打击的美国记者只能灰溜溜地离开了会场。

  

  其实从含义上来看,周总理的“扔手帕”除了有反击美国记者的侮辱以外,也是包含着另一层意思,那就是当时在朝鲜战场上,一直对外宣称人道主义的美国军队在战场上居然使用了化学武器,这使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受到了很严重的伤害。

  这种双重标准让人感到气愤和不可原谅,所以周总理在擦拭完之后将手帕丢掉也寓意着“美国人有病毒”,这份精彩的反击让在场的各国代表见识到了属于中国的大国气势,这也充分说明了在国际外交的舞台上,任何关乎到国家的事情都不可以当成小事来看。

  

  而这件事也是周总理在国际外交舞台上所遇到的众多类似事件之一,很多时候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想要通过一些问题和行为来达到攻击我们国家的目的,这自然使我们国家的外交工作有了更多的挑战。

  无独有偶,在周总理的一次例行记者招待会上,又是一名美国记者不怀好意地问周总理:“为何人走的路,要叫做马路呢?”如果回答的是“马路”的话,又不可避免会陷入到美国记者设下的圈套之中,接下来的问题肯定是中国人民是马之类的说法。

  但是否认这种问题的话,又会给美国记者留下自以为胜利的设想,所以面对这个问题,周总理马上回答道“因为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所以我们叫马路。”这个教科书般的回答着实再次让各国记者见识到了周总理的应变能力。

  

  互相尊重

  “互不侵犯…和平共处”是我们建国之初就提出的外交原则,但这代表着中国在外交层面上是把别国的尊重都写进了心里,但尊重他国的必要前提就是别人不会先来冒犯我们。

  周总理在1949年至1958年担任中国外交部部长的期间,成功将不卑不亢、平等待人的中国形象成功推广到了全世界,这也为新中国在建国之初就成功获得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和合作。

  

  面对当时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势力,在不少公开场合以莫须有的事件来攻击中国的外交政策和社会制度,但周总理并没有因为一时的生气就进入了他们设下的陷阱中,而是看到了这些刁难背后的深意,以“四两拨千斤”的外交能力成功让他们自食其果。

  这也说明了国家与国家之间,尊重是最为基本的交往原则,一味依靠霸权主义和双重标准建立的外交政策,这在哪个时代都是行不通的。

  

  小结:

  美国记者面对周总理的“擦手”行为无疑是幼稚和不合理的,但周总理并没有因此就踏入了其设下的圈套,随后的“扔手帕”就可以看得出周总理在国际外交舞台上的智慧,我们不惹事,但同时也不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