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之美 画为心使

  作者:何欢欢(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学佛教资源与研究中心主任)

  2006年4月,以“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为主题的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在杭州和舟山成功举办。此前一年,《宋画全集》的编纂工作启动。看似无关的两件事,却在今天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工程中相映生辉:始于《宋画全集》的“大系”收录了3000余件(套)佛教主题或包含塔寺等释家元素的绘画,约占总数的四分之一。研读这些传世佛画,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一论断的重大意义。

  佛教在中国传播发展的两千多年里,各朝良工巧匠、文人墨客所绘之佛不仅向我们展示了释教融入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更含藏着异域宗教适应不同时期中国社会发展变迁的文化密钥。通过梳理3000余件佛画,我们看到了“佛教中国化”的全景图式,其中呈现出明显的时间线索和时代特征。

  敦煌藏经洞和西夏黑水城出土的单尊或成组佛教造像等,通过复制、模仿外来形象追求相好庄严、祥瑞圆满;唐末五代的供养人画、经变图中,汉文化元素逐渐增多,重在“神合”思想教义,并用中国传统的礼法习俗影响着外来的信仰形式;流行于唐宋的十王图、罗汉画、顶相图等,无论是人物造型、器物背景还是图像内容,都已不见严谨的梵本来源,“虽儒典之格言,即佛教之明训”的理念在绘画中得到了形象化的彰显;宋元的文人画多淡去说教,以悟为旨,画出了生命的真谛,佛画不再是受膜拜的对象,而成为雅集上的清玩;明清时期的大量山水画中,塔刹寺墙从只露一角于深山之中,到突显全貌于群峰之上,这种由小到大、从边缘至中心的图式变化,是佛教融入自然与日常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化”与“中国画”相合一的境界呈现。

  《华严经》中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从3000余件佛画中,我们看到的是宗教恭肃归仰的目的日趋淡化,直抒胸臆的人文山水逐渐增多。事实上,每一幅画作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刻的思想内质,如五代时期南唐画家周文矩的《琉璃堂人物图》中,李白、王昌龄等与僧人法慎谈诗论道,体现了文人在儒释道三教融合中的桥梁作用;南宋梁楷的《六祖撕经图》以减笔水墨画出了禅宗“不立文字”的顿悟之道。这些都体现了文本文献所无法表达的更加直观生动、深入人心的“佛教中国化”,也是中华文化包容开放、博大精深的生动展现,需要我们静心品读、悉心钻研、用心传承。

  “大系”网罗式收编入册的绘画作品,为研究“佛教中国化”这一时代课题提供了新材料、新方法、新视野。举例来说,利用历代图像具体辨析佛教传入中国后经历的演化和变迁,可以深层次挖掘其中蕴藏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因密码”;分析王维、巨然、牧溪、赵孟頫、八大山人、陈洪绶等僧人与居士画家及其“朋友圈”,可以多角度阐释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及其文脉传承;追踪历代画作从古至今的全球流布轨迹,可以全方位探寻我国与诸多传统佛教国家之间的文明交流互鉴,以及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的影响,以画为媒,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吟咏王维的名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欣赏后人临摹的《辋川图》,琢磨“雪中芭蕉”这一画坛公案……绘画图像与文本文献的“相互成就”,共同构成了两千多年来中国人对佛教文化的理解与认知。

  在“和谐世界,从心开始”的感召下,“大系”用艺术之美诠释着“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时代内涵。中国历代绘画见证了在社会进步中不断凝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彰显了中华文化在交流互鉴中不断增强的内生动力,传承了中华文明在时代发展中不断升华的精神追求。如此汇聚形成的“大系”,不仅为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有关研究提供理论之源、文化之韵,也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清渠活水”。

  (稿件由光明日报记者陆健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13日 09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