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中“汉字学神”惊艳央视“汉听大会”

  10月3日晚,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决赛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为观众呈上了一场精彩的汉字听写盛宴。同时,也让全国观众再次领略了代表河北省参赛的沧州市第十四中学几名同学的汉字功底。经过7轮激烈角逐,十四中4名小将夺得了第二、三、四、五名的骄人成绩。出色的表现,令点评嘉宾、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直感叹:“这些孩子不是‘学霸’,简直是‘学神’!”

      决赛现场钱文忠教授称他们是“学神”

      “总决赛第三轮过后,场上只剩下6名选手,其中4名选手是我们的学生。”几个月时间一直陪着孩子们备赛、参赛的市十四中指导老师李芳骄傲地说,在赛场上,十四中的小选手们出色的表现,让现场所有人震憾。

      钩沉索隐、楚楚谡谡、校缗(j io mn)、昳(y)丽、嚚(yn)顽、鞮(dī)寄、阽(d in)危……一个个难度极高的词语被十四中小选手准确无误地写出后,现场爆发出掌声与欢呼。在第五轮,当王效宣毫不犹豫地写对“典谟训诰”时,钱文忠直感叹:“这些孩子不是‘学霸’,简直是‘学神’!”

      总决赛中,市第十四中学的韩嘉训、佟一林、梅君儒、王效宣、高凡舒(女)5名同学,代表河北省参加全国冠军角逐。参加总决赛的20位选手都是汉字高手,比赛也异常紧张激烈,选手只要写错一个字就被淘汰。安徽队的“小棋神”张经纬、山西队的“卧龙居士”王钧世等都因写错离场。十四中小选手高凡舒、韩嘉训、王效宣、梅君儒也先后遇到自己的盲区分别离场。最终,场上只剩下十四中选手佟一林与江苏队选手陈柯羽两名选手。先上场的佟一林拿到的是“饩(x)牵”一词,他先写出较难的“饩”字,被释义为“牲畜”的“牵”字难住了,比赛进入赛点。后上场的陈柯羽则写对“皤(p)腹”一词,最终夺冠。

      李芳说,总决赛中虽然与冠军失之交臂有点儿遗憾,但更多的是感动,感动于孩子们对汉字的热爱和领悟力。每位选手退场时,脸上或平静或灿烂的微笑,足以看出这些孩子对汉字听写过程的享受,而这些,仅仅用成绩是不能衡量的。

      备赛过程因热爱充满乐趣

      参赛现场出色的表现,缘于备赛过程的大量努力和付出。孩子们不仅要记词典,还要翻看《辞海》《古文观止译注》《汉语成语大全》等数十本书籍。而对“备赛时会不会很枯燥?”这个问题,几位小选手的回答却是:很好玩、很有乐趣。

      几个孩子各有特点,像梅君儒对生辟字非常感兴趣,也很擅长,而韩嘉训平时就喜欢研究汉字,对汉字整体的悟性非常高,几个孩子在一起时相互取长补短,交流经验,进入了一个新天地。孩子们还自己总结出了很多学习汉字知识的小方法,像王效宣喜欢编一些顺口溜帮大家记忆古文中的字词,韩嘉训则经常把两个意义相近的词放在一起,组成新的词组,便于记忆。“碥指台阶,磴也意为台阶,二者意义相同,且都是石字旁,放在一起可泛指石头台阶。”小选手们对韩嘉训的这一“杰作”记忆很深。

      “汉字听写并不仅仅是背字典、词典,不仅仅是要记住哪个字怎么写怎么读,更重要的是理解字词的意思、用法,这样才算掌握了汉字,才能做到触类旁通。”李芳说,孩子们对汉字的领悟能力让她非常吃惊。决赛中,韩嘉训拿到了一个词“徂(c)川”,对“徂”的解释是行走,韩嘉训写出了三个有行走意思的“徂”的同音字,并最终确定了“徂”。当三盏绿灯同时亮起时,在第三现场观看的老师和家长们兴奋地跳了起来。

      在备赛过程中,选手、老师和家长都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除了上课、写作业,几乎所有时间都用在了记字词上了,恨不得一分钟当成两分钟用。”佟一林说。李芳老师找来初高中所有学科的课本,全部翻阅一遍寻找词语,提供给几位同学,半年时间里没有逛过一次街。孩子们的家长不仅要做好后勤工作,还要给孩子听写,陪着记词语。在决赛现场,考官说出一个词时,常常听到家长说:“这个词他会,肯定会。”因为家长们见证了孩子的备战过程。

      赛后收获的是知识信心和更开阔的视野

      从备战到参加比赛,几位小选手说他们收获了很多,不仅词语量、知识量大大增加和拓展,视野更开阔,收获的更有信心,对自己的要求也更高,这些在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都将受益匪浅。

      “作文写起来更顺畅了”“同学们遇到一些不常见的字常会来问我,自信心增强了”……小选手们各有各的收获。“记住词语的时候,我们的词汇量、知识量增加了,知识面也拓宽了。尤其是对一些文言文的学习,有时不用看注释就能理解整篇文意。”韩嘉训说,除了这些,他还改掉了倒插笔的毛病,现在写汉字都是按笔画正确书写。

      在半年的备战、参赛过程中,几个孩子还收获了宝贵的友谊。比赛后,他们也常常交流学习方法,相互鼓励。韩嘉训还加入了第二届汉字听写大会选手交流群,和其它省市的选手交流学习问题。

      赛后,高凡舒模仿文言文的语调,写下了《字趣》来表达自己参加汉字听写大会的感受和收获。“备之,则竭力而为;战之,则不求功名,此乃与赛之宗也。既尽心备战,雄厚其力,于荧屏一展风采,至此则无憾矣。至于输赢成败,陟罚臧否,则为身外之物。若弃俗念,定可觅字趣于其间,受益匪浅。”而这,亦是市十四中几位小选手共同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