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南在全国率先真正实现云课堂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恺琦

  “市南E课”足不出户把名师带回家,同步专递课堂实现跨校资源共享,全国率先真正实现虚拟架构的云课堂……青岛市市南区深入探索区域资源建设的有效路径与科学机制,提升资源建设与应用水平,为市南区中小学生提供广覆盖、多层次、高品质的教育公共服务,全面创设“人人易学,处处宜学,时时E学”的教育生态环境,架构起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全新格局。

  6个100%打造数字化学习环境

  “将‘电子书包’终端连接,市南区的定陶路小学与太平路小学的学生通过自动录播系统,可以同步共享名师课堂”,这是市南区教育信息化大潮中的一则生动侧影。区域着力打造数字化学习环境,引进‘电子书包’、云题库、同步专递课堂等技术前沿项目,组建研究同盟体,切实满足学生随时(课堂内外)随地(校园内外)随需(书本内外)开展自主学习的需求。

  近年来,市南区构建起功能齐全的区域数字化学习环境,实现了6个100%。100%中小学完成了光纤万兆提速和无线网络校园全覆盖;100%的学校建有自动录播教室并开通视频同步专递功能;100%的中小学配备至少两间“电子书包”教室,实现“云管端”三级一体化汇聚区域的教育云课堂;100%学校覆盖应用“学科工具平台”、“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网上学习诊断评价云题库”等优质教学平台;100%的教师配备微课开发工具——录课笔;100%的中小学达标青岛市智慧校园。全区数字化教学环境质量实现质的飞跃。

  “E”课把老师免费请回家

  自建加外购的方式,构建区域优质学习资源,开展市南“E”课资源建设项目,集资源共享、在线互动、智能推送、学习分析于一体,培养学生运用资源开展个性化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深度学习思维。“市南E课”自上线以来,累计点击率达25万多人次,全区学生不出家门即可通过网络跟随区域名师随时随地随需自主学习,使优质教育资源惠及千家万户。

  目前,市南区电子书包教学系统由原先的单校单班版升级为区域教育云版,在全国率先真正实现虚拟化架构的云课堂。基于“电子书包”教学环境的云课堂教学,大大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成为常态,学生学科学习兴趣明显增强。此外,市南区实现同步视频教学全覆盖,通过自动录播系统进行同步在线学习,实现优秀教学资源的跨校在线共享。

  打造多彩校园“E”生活

  伴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地融入教育教学改革,市南区学生的学习发生着诸多转变。在青岛嘉峪关学校,数字化E校园为学生们营造了独特的混合性学习:数字海洋科普馆带给孩子们生动真切的“E体验”;“嘉园”网络平台让教与学变成随时随地的“E互动”;班级公用平板电脑成了孩子们随身学习的“E朋友”;微信公共平台上,家长们随时和学校老师进行“E沟通”。

  市南学校将新技术新设备应用于学生学习生活各方面,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注入了强大动力。2015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在青举行,市南区作为代表青岛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的重点区域,为来自世界各地的代表呈现了精彩纷呈的信息化建设成果。去年10月,市南区数字化教学研究成果荣获第四届教育改革创新奖。数字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们享受到了开放、科学、有趣的“E”生活,“学在市南”也成为全区教师学生共同的实践追求。

  市南区的小学生正在用PAD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