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名师工程”张义宝学科教学特色展示活动成功举行
守正 ·创新· 卓越 :一皆有可能
北京市朝阳区“名师工程”张义宝学科教学特色展示活动成功举行
时光匆匆,岁末不坠。12月16日,“守正 ·创新· 卓越 :一皆有可能”2022年朝阳区张义宝学科教学特色展示活动在线举行。此次展示活动由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委员会主办,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朝阳区东坝学区、北京市润丰学校联合承办。此次活动是朝阳区第五轮“双名工程”卓越人才培养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坝学区所属学校领导老师代表近500人次在线参会,在线直播点击量近5000人次。由朝阳区教科院小学教研室主任、特级教师王颖主持。
活动开始,朝阳区东坝学区理事长、东北师大附中朝阳学校校长高祥旭代表承办方致欢迎词。他介绍,“十三五”以来,东坝学区共开展了四批次的教学特色展示活动,11位学科名师和名班主任进行了展示,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高祥旭校长指出,张义宝老师对数学教育研究具有深刻的启发性,对教育的探索具有持续的创新性,教育实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引领性。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陈先豹致辞,阐释了此次教学特色展示活动的背景、意义和特点。他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展示活动,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目的。
会上,播放了张义宝老师宣传片。张义宝是北京市润丰学校校长、北京市数学特级教师、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北京市特级校长、全国教育学会数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难能可贵的是张义宝老师是在校长正职岗位上获评的数学特级教师,实属不易。他虽然28岁成为市直属学校最年轻的正职校长,但他却能一直坚守课堂教学主阵地,矢志数学研究,在小学数学教学方面造诣颇深,首倡“元数学教学”,是国内小学数学界基于“元认知和元数学”理念下,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早期系列化研究者和建构者之一。作为校长,他以身示范,创设“问学课堂”,并带领团队深耕其中,有效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师素养的双提升,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电影盒子径。
张义宝校长以“守正·创新·卓越:一切皆有可能”为题作主旨报告。他从秉持“大先生哲学”,厚实拔尖创新人才的初心自觉;探索“元数学教学”,挖潜拔尖创新人才的学科密码;构建“问学式课堂”,创生拔尖创新人才的实践模型;赋能“高阶化机制”,成就拔尖创新人才的卓越生态四个方面,汇报了他38年来矢志不渝前瞻思考、深度研究、理论建构、实践探索和宝贵经验,对如何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下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在“元数学教学”方面,数学特级教师张义宝校长认为,元数学是一种将数学作为人类意识和文化客体的科学思维或知识。它是用来研究数学和数学哲学的数学,是“数学的数学”。元认知是元数学的认知基础,元数学是元认知的数学哲学。为此,他及研究团队经过实践探索,形成了“元数学教学”的“元认知计划策略、元认知监控策略、元认知调节策略”的三大优化策略,着力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自我效能感,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达到会学,学以致用,用以致问,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提升和数学学习核心素养的优化。由此,他也成为我国“元数学教学”发展的积极倡导人和践行者。
在“问学课堂”中,张义宝构建了“问学”课堂“四六环节”基本结构,总结了“54321”实践操作模块体系、“3+1=1”流程的逻辑演绎和“331”操作要领,供老师们操作演练,“问学课堂”让学生会在一系列“有问题”的教学中不断尝试,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最终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而在“问学”课堂中“润品立德”,在学科教学中“丰智强体”,从而带动了润丰学校整体教育品质的提升。
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张义宝进行了持续二十多年的研究、探索和实践。先后组建区域及学校“课程整合”项目、区域“马芯兰教学法”成果推广项目、区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AI+问学”课堂教学项目及“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项目等研究团队,进行了拔尖创新人才的前沿研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崇尚进取,讲求奉献,是他永恒的性格。跨域发展、逆袭变局是他常有的景观。所经历的学校及教研部门的工作不约而同的出现“逆袭现象、黑马现象和卓越现象”,师生参加优质课、征文比赛等各类展经常出现世界冠军、打破世界纪录、全国特等奖、全省第一名、市区现场会等佳绩奇迹,见证和彰显了他经常的口头禅:一切皆有可能,人人皆可尧舜。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著名数学特级教师马芯兰作专家致辞。她对张义宝校长几十年如一日的专心致志、坚持不懈、勤奋刻苦、孜孜不倦研究探索基础数学真谛的精神,深表感动和敬佩。她说,张义宝校长才华横溢,对教育充满的是激情,奉献的是智慧。他非常酷爱学习,善于思考,对很多事情总是站在教育事业的高度,有着独到的、有引领作用的思想主张,教育思想不断丰富、创新、发展。张义宝校长提出了“元数学教学”及“问学课堂”,研究得很深入,有很多成功的实践经验,很是前卫,非常宝贵,令人敬佩!对教育事业始终保持着激情和学习力,对教育事业,对教育人才的培养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是教育战线上不可多得的德艺双馨、志同道合的好老师、好领导。
接下来,张义宝校长做六年级数学展示课《比的意义》。课堂上,张义宝以问题为引领,学生深度参与其中。整堂课以开放、高效、生动、互动性强的学习模式和问学课堂氛围,深受学生喜爱。
课后,张义宝特级教师团队进行了主题为“聚英才而用之,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微论坛展示。来自润丰学校、星河实验学校、朝阳区教研员的干部、教师代表分别讲述了自己心目中的张义宝校长,以及在张义宝校长的带领下,在“拔尖创新型”的教师团队建设上成果丰硕。
大家纷纷表示,作为特级教师、特级校长,“双特”张义宝校长的“一切皆有可能,让不可能成为可能;一切都可以改变,学习可以改变一切”的教育人生哲学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他的“人人都是拔尖者,个个都是创新人”的理念给我们极大的鼓舞,他的超前布局,守正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他的凡事有道、勤慧共生、志在必得的研究策略,让教师们受益匪浅,始终激励团队奋力前行,不断成就师生卓越梦想,进入润丰学校仅两年多,就带领老师们正式主编出版了42本基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的书籍成果,令人无不称奇。
专家点评环节,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正高级教师吴正宪对张义宝校长的展示课以及主题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表示,张义宝是一位有理想追求、不忘初心的校长,他孜孜以求的工作态度,强烈的事业心,执着的敬业精神,令人钦佩;同时,他善于学习,潜心教研,并善于学习借鉴前人名家的先进理念和成功范例,敢于提出自己的“元数学教学”的教学主张,并不断丰富理念学术体系,积极建构“问学课堂”实践操作模型,这正是他取得出色成绩的可贵经验。
吴正宪对张义宝老师基于元认知理论的元数学教学的思考、研究与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元数学教学结构图”给予了高度关注,她说,从这个结构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张义宝老师及研究团队的研究深度和实践智慧。接着,吴正宪老师结合张义宝老师的学术主报告及团队展示,重点点评了张义宝老师“元数学教学”的三大策略,即通过开发元认知计划策略,优化情绪唤醒,提升数学学习自我认知感;开发元认知监控策略,优化行为成就,提升数学学习自我成功感;开发元认知调节策略,优化替代言语,提升数学习自我反思感。对此,她表示认同和赞赏。结合《比的意义》课堂教学展示,吴正宪老师高度赞赏了张义宝老师的“问学课堂”实践建构,她特别阐述了“敢问爱问、善问会问、自解自问”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学理关系。期待大家学习借鉴,也祝愿张义宝战争校长及研究团队继续深耕“问学课堂”,不断丰富“元数学教学”体系,再创新业绩,再结新成果。
活动最后,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长陈云龙作总结讲话。他指出,“双名工程”是朝阳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智慧之举。他充分肯定了张义宝校长的“元数学教学”理念及“问学课堂”的探索意义和可贵价值。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陈云龙副所长指出,张义宝校长重视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介绍,朝阳区“双名工程”已经历时十年,为区域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力支撑和智力支持。借助“名校长工作室”“名师(特级教师、名班主任)工作室”以及“导师带教”等20多个高端人才培养品牌项目,为名师名校长搭建了良好的发展和展示平台。此次展示活动,旨在落实朝阳区第五轮“双名工程”卓越人才培养项目,通过搭建名师教学特色展示平台,助力学科名师总结提升教育理念和实践智慧,发挥特级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借助学区的展示平台,创新具有朝阳教育特色的卓越人才培养路径和工作模式。
立足新时代,张义宝校长将带领润丰学校继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探索构建学校现代治理体系和治理新机制,推进“双减双新”,建构“五五课程”,深耕“问学课堂”,夯实教育“新基建”,推进学校“新跨越”,创造“新奇迹”。
举报/反馈